4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支清会)独家获悉,在支清会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除了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和新一届协会领导层外,由协会组织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网联平台)的议案也在此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这也是继银联之后,央行下属一个全新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目前,网联平台设立议案正在央行内部履行审批手续,具体细节暂时不方便对外透露。”当天,支清会有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前,网联平台的建议最早于2014年被讨论过。彼时,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建议由央行牵头建立一个中国网络支付平台的转接系统,成立为线上支付提供网上对接的公司,制订网上支付与清算的定价机制,改变目前让所有商业银行的网上业务只对接网联公司的接口,让网联公司去对接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改变现在银行要与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支付机构去对接网关的现象,改变信息不安全、信息不透明、重复投入的现状,实现跨行的网络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网联平台成立一事再度重提并获得会员代表大会通过,这充分表明网联平台成立的时机已经成熟,并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支持。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早在去年年中,支清会曾找银联相关人士进行调研,“调研内容非常详尽”,支清会牵头成立清算平台也因云集多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源层面拥有天然优势而被业内所看好。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兼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杨涛研究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网联平台虽然有点像当年的“金卡工程”,重新实施了“金网工程”,但是要避免行政化推进,因为毕竟已经有了诸多市场化竞争探索,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所以现在应以提升平台的技术、效率、安全与服务作为重点,依靠共享共赢的生态模式建设,来吸引自律组织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会员积极参与。
平台实现一点接入
在杨涛看来,网联平台的出现或许是多方原因所造成的。一是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直连银行的独立账户模式,实际上部分承担了跨行清算的功能。对此既有其高效的一面,也有需要规范的一面,客观上推动了不同于传统卡基支付的跨行转接清算需求。
“因此,网联平台的出现,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这些大型支付企业的准清算模式创新,并且为没有账户体系的支付企业提供有效服务,通过标准和服务的统一,更好地促进支付清算创新的效率与风险平衡。” 杨涛认为。
杨涛表示,网联平台的积极作用在于,平台能够实现一点接入,连接平台覆盖的所有机构;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能够显著降低成本,提高支付效率;市场机构业务策略、风险控制等能够通过平台业务支持实现;能够屏蔽非法从事网络支付业务的机构;推动行业的科学监管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同时,为客户备付金的集中存管提供支持。
杨涛称,网联平台将定位于处理由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网络支付业务以及为支付机构服务的业务,支撑以电子商务等场景驱动的支付业务创新,满足基于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含电子账户)的网络支付跨行资金清算处理,并通过可信服务和风险侦测,防范和处理诈骗、洗钱、钓鱼以及违规等风险。
杨涛强调,网联平台亦有助于实现行业整合,因为现有网络支付领域的创新与风控矛盾,其根源都是支付账户和银行账户层面的矛盾。
“通过实现支付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标准化统一联结,并伴随支付企业备付金走向集中、透明管理的改革,网联也可以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平台经济的自律与共赢模式。” 杨涛如是说。
按照议案要求,“由协会组织发起设立实体建设运营平台,协会将参与实体公司出资,股东总数不超过50家,投资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主要针对的是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而持有收单牌照、预付卡牌照等支付机构并不包含在此范围内。
沪上一家支付机构人士称,“个人看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建立,这意味着以后所有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需要单独接入银行接口,只要接入平台一家就可以了。”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平台的建立除了可以做到备付金联机监控外,将清算纳入联机或面临较多困难。
杨涛直言,这一平台其实具有零售支付体系改革期的过渡性特点,长远来看,第三方支付行业必然会不断兼并整合,同时传统的线上、线下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卡组织也在进行基于网络的支付清算环节创新探索,因此网联的最终归宿,或许也是在条件成熟之后,围绕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的大思路,进一步增加参与主体和完善转接清算模式,争取独立的标识,努力打造成特色突出的新型清算组织。
争夺线上支付入口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银联的霸主地位受到震撼的背景下,网联平台的设立就是为争夺线上支付入口而量身定做的。
4月5日,央行发布的2015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052.34 亿笔,金额2506.23 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363.71 亿笔,金额2018.20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9%和46.67%;移动支付业务138.37 亿笔,金额108.22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
2015 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821.45亿笔,金额49.48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51%和100.16%。
此外,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末,共有161家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2015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共处理业务29.66亿笔,金额27.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92%和56.03%。日均处理业务819.21万笔,金额766.75亿元。
“5年前,大家还在讨论网购对于线下支付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当下,实体场景下的移动支付对于POS机支付的冲击更为惊人。”挖财一位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移动支付爆发式的增长背后是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巨头对传统POS机支付的颠覆。在挖财信用卡大数据中,拥有支付宝的用户,2016年第一季度人均线上信用卡刷卡笔数24笔/月,其频率已经超过整体平均水平67%。”
另据挖财信用卡管家的用户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挖财信用卡用户POS机刷卡笔数环比下降2.27%,同时人均线上信用卡刷卡笔数环比上升5.77%。。
方正证券分析师马军表示,电子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的根基,其要做到以支付产品去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所以在支付产品的开发、流程的优化的迫切性要远高于商业银行。线上支付市场中,互联网支付逐渐向移动支付转移,基于手机端的移动支付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而支付宝和微信合计占据了90%市场份额。
“原来银联做过一些C端产品的尝试,但却因为身份受限迟迟抢占不了入口,被指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但是如果由协会出面的话,没有各个发卡行利益纠葛,可能会领衔支付机构成就一个场景平台。而一旦有了一些高频度的线上场景平台的话,自然就会产生强粘度的效应。”前述沪上支付机构人士认为。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