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干货版】一季度经济数据出台 A股影响全解读

来源:金融界 作者:张仙 2016-04-15 18:33: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金融界网站讯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GDP经济增速6.7%,虽然低于去年四季度6.8%的增速,但诸多回暖经济数据的拉动下,一季度我国经济成功“逆袭”已经成为业内诸多专家的共识。

数据显示,房地产的迅速回暖是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喜人”的最大推动力,然而,能就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了吗?值得注意的是,与“喜庆”的经济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日股市却表现平平。截止收盘,沪指报3078.12点,跌0.14%,两市共计成交5854.6亿元。为什么向好的经济数据却没有带来股市的上涨?

金融界网站连线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全方位解读如下:

经济企稳了吗:短期向好,中长期仍需观察

申万宏观首席分析师李慧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9%、5.8%和7.6%,较2015年全年分别下降1.0、0.2和0.7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很明显,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速较去年有所下滑,但第三产业的增速显著超过第一、二产业,而且其增加值占比GDP的比重也在上升,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继续优化。

投资和工业附加值均出现大幅好转,是整个一季度经济好于预期的关键。这其中,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回暖的贡献很大。

我国经济的大周期将继续L型筑底,但小周期正处于3-6个月向上脉冲。短期内随着全球政策协同性增强、中国供给侧改革推进及房地产投资回升,中国经济量价齐升值得期待。如果美元全年高位震荡,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喘息期有望比预期的进一步延长。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二季度GDP6.7%的增速有些超预期,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对于工业增加值拉动比较明显;二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大。如果把这两方面因素去除,GDP的增速可能会下滑很多。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增速继续保持增长,会高于6.7%。

现在主要还是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在下降,说明民间对经济前景预期并不是很乐观。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较高,超出预期,这种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很难持续,要适当的控制,很多投资并不产生效益。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策略高级分析师郭艳红:基建和地产为一季度经济增速贡献了最多的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今年三季度以后,地产和基建对经济的拉动力量会逐渐减弱。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第一,宏观经济企稳,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为2016年全年经济形势的稳定打下基础。

第二,从实体经济来看,宏观经济的企稳有可能改变企业业绩大幅下滑局面,企业业绩有气温回升。

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家俞平康: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在信贷、财政双重刺激下经济数据全线回升。投资、工业、消费均显著上涨,房地产投资、销售、新开工均表现得十分强劲;与此同时信贷重回扩张,财政数据持续发力。

但同时应当注意到,3月经济数据的大幅增长难以掩盖结构性的隐忧。一季度信贷增长4.6万亿,按照全年合意贷款10.5亿来计算,一季度投放量达到44%;并且3月信贷数据中,居民继续加杠杆(+6455亿),而企业贷款不增反降(-1414亿),对于投资支持力度下降。我们二季度以及下半年,在制造业投资趋弱,房地产投资较为稳定的情形下,经济增速对财政刺激下基建投资增速将更为敏感。但是由于赤字的束缚以及减税的影响,财政收支仍然趋紧。结合近几年的经验来判断,财政支出连续维持20%以上高增长时间至多一个季度,因此下半年基建投资存在滑落风险,并拖累经济增速。

长期来看,经济还处在L型拐点的起始阶段,客观规律决定了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平底锅的底部阶段并伴有小幅波动。高杠杆和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支持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新经济”还在不断壮大过程中,不足以替代传统产业。3月份的经济回升主要归因于政府在财政和信贷刺激等方面对总需求的拉动。同时,改革也进入“存量调整”阶段,政府部门高杠杆,民间力量还不够活跃;国企改革的推进还较为缓慢。

国金策略分析师李立峰:根据我们监测到的一些微观数据,我国经济真实的恢复程度比一季度6.7%的增速可能要更好一些。中国经济短期内已经呈现出筑底企稳迹象。

货币政策会怎样:降准降息可能性降低

申万宏观首席分析师李慧勇:在外需稳定、投资乏力的情况下,未来3-6个月,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处于难得的蜜月期,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主要以落实两会部署的宽货币,减税为主。货币政策可能是处于降准降息的观察期,央行更多会选择通过常规的货币政策做应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3月数据的回升大幅减小了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可能性。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策略高级分析师郭艳红:货币政策的整个方向不会大的变化,因为目前经济仍然以稳增长为主,以实现经济的平稳下滑,不要出现系统性风险。

A股影响:市场已经提前预期,为未来提供了喘息期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从资本市场来看,这是重大利好消息,为A股慢牛打下基础。

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资本市场前期对3月数据回升已有充分预期,因此今日表现平平。3月数据的回升进一步减小了资本市场对于后续几个月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而3月经济数据中所体现出的结构性问题反而有可能强化机构投资者对于此轮经济企稳的可持续性的担忧。A股走势将更多取决政策和资金面的博弈。在没有重大增量信息的催化下,当前至5月中旬A股仍然处于区间震荡的喘息窗口,但高度有限。

国金策略分析师李立峰:当前仍是存量行情,短期还是跟技术层面有关系,而关于经济数据的向好,前期市场已经上涨做出反应。从长期影响看,宽信贷支撑实体经济在逐步呈现积极作用,加上低通胀,以及经济基本面略有企稳,这个组合是好的组合,有利于股市风险偏好提升。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较好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是利好兑现,但之后,市场又会担心货币政策是否会收紧。影响股市走势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策略高级分析师郭艳红:从目前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股市短期内不用太担心。股市短期内不会发生方向性变化,无非就是涨多了回调一点。除非是经济真的开始走弱了,或者流动性还是近期来了,或者政策开始有打压,在这个之前,目前的上涨趋势不会发生变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通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