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电影节的萎靡不振后,刚公布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片单无疑给影迷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按照传统“大小年”的规律,2015年相对寡淡的戛纳虽然让人心有不甘,但却预示着今年令人期待的阵容。果然,自揭晓澳大利亚导演乔治·米勒为评审团主席后,戛纳组委会接连带来了一大串惊喜——短片单元评委由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担当、导演双周金马车将授予芬兰人阿基·考里斯马基(去年这个奖项由贾樟柯获得)、致敬戈达尔《蔑视》的主海报惊为天人……当然,戛纳最大的惊喜永远是那些即将登场的影片,好像匣盒中未知的珠宝,挑动旁人无尽的觊觎与想象。
官方新闻发布会尚未开始,有关入围影片名单的谣言就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漫天飞舞。老牌娱乐杂志《综艺》、《好莱坞报道者》不停地抛出一部部惹人尖叫的片名,而法国的大小媒体则利用本土优势,对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影片尽情揣测。本周四在巴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终于终止了人们的种种胡思乱想,一份金光闪闪的片单随之浮出水面,一届高潮迭起的电影节呼之欲出。
纵观率先揭晓的20部主竞赛和17部“一种关注”单元影片,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戛纳今年变得成熟而稳重。去年过分莽撞的选片,徒有大胆的外表,打着“扶植新人”的旗号,却只祭出一批食之无味的鸡肋片。虽然最后的金棕榈大奖由法国片《流浪的迪潘》获得,但影片整体质量,尤其是法国片的无趣还是让电影节艺术总监特里埃·福茂饱受指责。
今年主竞赛中共有四部法国电影入选,在数量上仍旧具有绝对的优势。但与去年莫名其妙空降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不同,今年的四部片及其导演各个与戛纳渊源不浅。布鲁诺·杜蒙去年因为电视电影《小孩子》和艺术总监福茂发生肢体冲突已是人尽皆知的事,这次带着新片《玛·鲁特》重新回归戛纳,让人不禁对两人的关系是否缓和浮想联翩。《玛·鲁特》的故事发生在1910年法国北部海滨小镇,几名神秘失踪的游客引起了两位警探的注意。从故事上来看,好像海滨版《小孩子》,延续前作的荒诞与黑色幽默。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则是戛纳的常客,继前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题材电影《锡尔斯·玛利亚》之后,他再度与美国女演员克里斯汀·斯图亚特合作《私人采购员》,将全面呈现巴黎时尚圈不为人知的一面,据说会比前作更古怪、更诗意。凭借《湖畔的陌生人》在“一种关注”单元大放异彩的阿兰·吉洛迪与曾两次入围主竞赛的女导演妮可·加西亚亦在今年榜上有名。
除了法国影片的强势列席之外,欧洲电影在今年的片单上也表现得相当惹眼。戛纳组委会明显从去年失败的转型尝试中吸取了教训,一方面,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品质有保证的电影,不再轻易地热捧陌生的名字。另一方面,继续通过次级单元“一种关注”对新人进行大力扶植。因此,在今年的片单中,中生代电影人唱起了主角,包括达内兄弟、保罗·范霍文、安德里亚·阿诺德在内的欧洲梯队构成了主竞赛亮眼的阵容。北美方面则又文艺范儿十足的吉姆·贾木许、演而优则导的西恩·潘以及稳扎稳打的杰夫·尼克尔斯“三人行”组成。
就目前片单来看,今年反而是亚洲电影黯淡的一年。除了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的《我的玫瑰》之外,别无他物,就连嫡系是枝裕和《比海更深》也被下放到“一种关注”单元,惊悚大师黑泽清的全法国阵容新片《底片上的女人》更是不见踪影。华语电影全面缺席本届戛纳电影节,也是近年来极为罕见的状况。不过这至少表明一点,戛纳并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多元性”而牺牲对艺术性本身的考量。同时,电影节也无意“讨好”包括中国、印度、澳洲在内的极具扩张的电影市场。相反,中欧小国罗马尼亚两部影片的入选,让人们对一向低调却不时诞生亮眼作品的罗马尼亚新浪潮传统刮目相看。
即将在明年迎来七十大寿的戛纳电影节仍旧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一样,在磕磕绊绊中摸索着前进。令人欣慰的是,虽然选片质量有好有坏,但组委会并不惮于革新,除了官方单元之外,“影评人周”与“导演双周”作为平行单元的补充,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早些时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福茂宣布今年戛纳将不设闭幕片,而是选择以重映本届金棕榈影片的方式为电影节收尾。“也许这是一个好点子,也许不是”,一向以口才着称的福茂这样说,“我们总是能根据某项措施的实际效果,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出变革。”“未来”与“变革”,这两个词是戛纳永恒的关键词,这个目光长远的电影节并不甘心囿于一时的星光。每一个改变的尝试,都是为了让戛纳继续无愧于“世界艺术电影峰会”的盛名,因为在这里,作为艺术的电影本身才是最大的主角。(编辑 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