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哟哟的青蒿素墙内开花墙外香,胶囊胃镜机器人则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其始发于外国外,却在中国结果。
刚见到安翰医疗董事长吉朋松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地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聊起他的孵化器。这名拥有30年创业资历的“老兵”并非医疗科班出身,他在清华大学做过十年教师,曾担任清华大学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后又辗转多家投资公司。
如今,吉朋松从一名教书匠转型为现在的孵化器一把手,胶囊胃镜机器人正是吉朋松团队孵化的第17个项目。
“有了胶囊胃镜机器人的成功,我们会进一步研发食管、结肠等全消化道的机器人,在研产品有12款,”吉朋松认为,“社会办医、多点执业的政策环境,为胶囊胃镜机器人的市场化带来很多机会,比如针对特殊人群我们可以探索直销模式,降低终端的价格,最终实现更快的市场化推进。”
三年前,中国首台胶囊胃镜机器人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这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用于胃部检查的遥控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目前,该机器人主要用于胃部疾病诊断和小肠等消化道疾病诊断。随着国内多家医院和体检中心将其应用于临床诊断,胶囊胃镜机器人驶入市场快车道。
不走仿制路线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为什么想做胶囊胃镜机器人?
吉朋松:从企业讲,一定要针对未来市场,需求量、发展空间要大;从技术讲,要有一定的门槛;从民生讲,要与老百姓很贴近。
具体到胶囊胃镜机器人,一是基本技术和能力元素,胶囊胃镜机器人可以拆分成七大技术,并且每一个技术要点做到极致,符合医疗水平,在小小的胶囊里要装400个元器件,并且需要做的很轻,5克以下;二是技术集成。这就需要合适的管理手段,将技术和人才进行二次组合,并在市场竞争中先跑出来。
《21世纪》:在研发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瓶颈?
吉朋松:我们遇到过三个瓶颈:第一是拿证,这个胶囊机器人是世界首创,我们必须从标准做起,通过拿证解决法律问题和使用的安全问题;第二是学术的认可,胶囊机器人和传统电子胃镜的学术共识是难题,我们最后选择放弃眼前利益,花了一年时间在全国三家顶级医院和建立应用的十家样板医院试点,充分解决学术认可问题;第三是老百姓的信任问题,我们联合全国七家三甲医院做大样本和传统电子胃镜多中心双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胶囊内镜系统敏感度达到95%,准确率达到92.8%,在纯检查方面,胶囊胃镜机器人和传统电子胃镜可以相互替代。
《21世纪》:相比之下,胶囊胃镜机器人解决了传统电子胃镜哪些问题?跟市场其他胶囊内镜机器人相比较,这一产品又有哪些创新?
吉朋松:除了解决疼痛等弊端,其精准度和检查的彻底程度都比传统电子胃镜好。有些部位传统电子胃镜永远查不到,因为它是一个管,没有胶囊灵活,在操作过程中也无法识别胃反流。另外,传统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不能饮水,胃里头就会有很多黏液,这些黏液会遮挡视线。
市场上的胶囊内镜机器人产品分两类,一类是检查小肠的内镜产品,全球现在有四家公司在做,另一类是胶囊胃镜机器人产品,全球就我们一家。虽然胶囊胃镜机器人只是从检查小肠挪到了胃,但由于它增加了移动、光学变焦和定位功能等,从技术到表型就与小肠产品有了本质上的不同。从直接功能上看,胶囊胃镜机器人也能检查小肠,但是小肠内镜没办法查胃。
市场化探索
《21世纪》:胶囊胃镜机器人的推广情况如何?
吉朋松:我们在2013年六、七月份开始投放市场,当时的效果已经超预期,第一季度的销售总量是全世界小肠产品一年总量的10倍,一个季度达到30万例。但这跟国内1.4亿的检查量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主要是我们还没能生产那么多产品,现在一百万个的生产线刚刚投产,目前我们的年产量是110万颗,今年年底能达到210万颗。
从业务规模看,去年大概合作了一百多家医疗机构,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底,新增了200多家医疗机构,预计到年底有超过一千家医疗机构。我们希望花5年左右时间补上20%至30%的传统电子胃镜空白市场,达到千万人次量级。
《21世纪》:去年安翰医疗与美年大健康合作,您的市场化打法主要是什么?
吉朋松:我们主攻医院、体检、网络虚拟渠道、特殊人群四大市场。前期我们不按区域布局,而是按医院级别、体检中心能力等来选择合作伙伴,比如排名前20名的医院里,我们选了前十家,国际上也是这样做。
我觉得先牵手行业最优秀的机构,能使我们的机器人学术价值更高,有利于后期的市场开发。
《21世纪》:从产业上看,医用内窥镜以前都是外资垄断市场,这一局面现在是否有所改变?
吉朋松:依旧是外资独大。出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产业整体投入不够,比如在传统内窥镜成像的关键技术上,外资一直做到世界垄断。这需要巨大投入。另外,国内做内窥镜的企业大多是仿制,未来也将长期处于这一状态。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系统规划和弥补做得都不够。(编辑 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