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硅谷公司已在开展太空争夺。年初,卫星通信创业公司Kymeta已于近日完成D轮融资,金额62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比尔·盖茨、风投公司Lux Capital、Kresge Foundation 和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截至目前,其四轮融资总额达1.44亿美元。
据预测,未来10年有望涌现1万家私营太空公司,还有可能出现一批估值超10亿美元的“太空独角兽”。来自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去年发布的数据,整个卫星行业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美元,相比于十年前增长2.3倍。未来,卫星创业技术门槛还在降低,产业链也日趋完善,空间争夺战或将更为激烈。
硅谷兴起造星热
据悉,Kymeta主要致力于开发和商品化超材料表面天线技术产品(M-SAT)。不同于以往卫星接收设备的笨重和昂贵,Kymeta希望使用一种“超材料”或具有某种特殊性能的工程材料,来摆脱天线发射信号使用的重型机械部件。
这种材料是能在卫星和移动交通工具(比如汽车、飞机和轮船)之间建立宽带连接的高性能天线mTenna。比起传统卫星天线,mTenna更加轻薄、廉价和高效。只要把mTenna安装在移动交通工具上,就能在该移动交通工具和卫星之间建立一个宽带连接。
Kymeta公司自2012年8月从Intellectual Ventures分拆出来后,一直发展迅速,并于2013年7月完成C轮5000万美元融资,该轮融资同样有比尔·盖茨参与。
通信卫星一直是互联网巨头争抢的标的,OneWeb、O3B Networks等创业公司先后吸引不少互联网投资人,Google不仅是O3B Networks 最早的投资人之一,还投资既做火箭又做卫星通信网络的SpaceX。
过去5年间,航天公司已从125家扩大到上千家。“我们预计未来10年航天公司将达到1万家。”NewSpace Global CEO理查德·罗吉特(Richard Rocket)曾经如此公开表态。
目前卫星创业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按照卫星通信网络、卫星遥感图像、卫星数据服务、外星采矿服务、卫星运营服务、卫星周边产业等分类梳理卫星创业公司及其商业模式发现,排名靠前的20家公司中有超过半数都来自美国。
行业经历加速跑
在传统印象中,卫星应该是国家进行主导,大型航天机构参与的工程,大量创业公司为何能如此蜂拥?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汽车、船舶等工业发展,技术得到提升,部分材料已达到航天级别或是军工级别,使创业公司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这也为卫星业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创业公司不仅有部分可以参考借鉴的技术解决方案,也可以获得部分相关技术支持。
以目前创业公司最看中的微小卫星为例,这些年制造的技术一直不断成熟。创业团队NanoSatisfi利用Arduino开发板,就做出开源卫星项目ArduSat,拥有基本探测功能。再加上,最近几年还出现Pumpkin等专门销售微型卫星组件公司,卫星制造门槛与成本不断降低。
此外,卫星上搭载其他技术也已比较成熟、简单。调研过Skybox和PlanetLabs等公司产品的人士介绍,他们制造卫星使用的技术中包括手机无线发射组件、医疗设备处理器、电影拍摄摄像机、已互联网的开源硬件,技术成熟且不难取得。
行业快速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2015年,奥巴马政府明确,外星采矿合法化,诸如Planetary Resources 、Deep Space Industries等遥感卫星公司将从中收益。
为适应产业快速发展,各国都在争夺无线电频率资源。根据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规定,凡是希望得到国际承认并受到保护的卫星系统,都需按照《无线电规则》规定程序向国际电联的无线电通信处登记。据报道,目前,国际电联已登记2500个卫星网络,可供使用的频段资源已很有限。
中国企业开始尝试
对于空间争夺,目前中国创业企业相对落后。在频段资源来看,我国大陆仅完成1个C频段轨道位置的登记,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卫星需要。
国内科技企业主要关注在国内人口红利,虽微小卫星有着诸多优势,例如与国家主导气象、导航使用寿命有一定差距,可价格却便宜很多,且也偏于经常更新。然而,与其他工业相比,卫星产业投入周期较长,往往至少需要5年至10年才能见到阶段性进展。
卫星创业公司所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在中国也尚未完全搭建起来。此时卫星创业公司显然需更多资金投入,目前国内的风投也相对谨慎。
科创航天、九天微星、Outernet等算是国内卫星创业公司的代表。科创航天希望通过发射开源的微小卫星搭建通信网络;九天微星想做太空界的小米,把这颗卫星打造成一个IP(知识产权),围绕卫星打造粉丝和社区,让全民参与进来;Outernet的想搭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微小卫星广播网络,能向全世界有卫星接收器的人推送广播。这些公司大多还处于创业初期,以科创航天为例,公司团队日前已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融资,投资方为中科红旗原副总裁黄思源,后者也将会在未来成为科创航天客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