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大众赌未来:迪斯首秀中国大谈科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郭心炜 2016-04-26 10:31: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处在阵痛期的大众,将重振和变革的希望投向了中国市场以及电动化和智能化,前者的销量支撑能够保证大众渡过目前的困境,后者则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未来。

实习记者 郭心炜 北京报道

4月24日,大众乘用车全球CEO赫伯特·迪斯选择北京车展首次面对中国媒体时便表示,“大众品牌将在今后4年,通过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不同细分市场投放共计10款SUV。”

此刻,这位被机遇厚望的前宝马研发高管,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

按照4月22日大众发布的数据,2015年大众集团出现了1993年来首次亏损,达到13.6亿欧元,营业损失则高达41亿欧元。按照大众的计划,4月28日将会发布更为具体的年报信息。

在欧洲大本营和北美市场,大众品牌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而排放门事件带来的赔偿和诉讼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处在阵痛期的大众,将重振和变革的希望投向了中国市场以及电动化和智能化,前者的销量支撑能够保证大众渡过目前的困境,后者则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未来。

奋力加码中国市场

根据大众集团2016年在华投资规划,大众今年将在中国投入40亿欧元以上。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4月24日公开表示,今后几年大众也会保持类似的投资规模。

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目前的判断是,坚信SUV仍会高速增长,因此加大了对此细分市场的投入。除了四年投放十款SUV之外,大众还将根据需求为中国市场定制SUV。以途观为例,标准轴距版先在欧洲上市,在今年下半年就会根据中国市场进行定制化,推出长轴距版,还会陆续推出仅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SUV产品。

此外,大众对中国市场的加码还体现在全速推进经济型车,也就是低价车的落地,以挽回大众在这个细分市场上萎缩的份额。海兹曼告诉记者,首批经济型车涉及不同价位,将包括两款SUV。

不过,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经济型车尤其是经济型SUV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自主品牌凭借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配置,占领了大部分份额。大众将采取何种策略应对,还有待观察。

“由于经济型车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因此将由合资公司来主导研发,并且不会使用大众品牌,有可能启用新品牌或自主品牌。”迪斯告诉记者。

在传统战略车型方面,大众品牌在4月25日的北京车展上带来了三款新车,分别是由上汽大众生产的全新C级车辉昂PHIDEON、一汽-大众生产的全新迈腾以及作为概念车的下一代途锐SUV。

今年一季度,大众在中国销量为95.5万辆,同比增长6.4%,创下了新高。这个数字让海兹曼、迪斯等大众高管都表示满意,并认为接下来三个季度的市场表现将会超过一季度。而在4月22日的发布的报告中,大众集团预测2016年全球销量“将与2015年持平,但是销售收入会下滑5%左右”。

北京未来中心浮出水面

目前能够让大众感到欣慰的,除了中国市场外,就是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两个影响汽车产业趋势的新技术。

在4月24日精简版的“大众之夜”上,除了PHIDEON辉昂的中文名正式出炉外,最大的亮点就是大众集团北京未来中心(智能化、车联网、自动驾驶研发中心)X团队的亮相。

据悉,北京未来中心是大众集团全球三大未来中心之一,重点研究未来汽车。海兹曼表示,三大未来中心今后将成为大众集团等创新中枢。

穆勒、迪斯、海兹曼等大众高层一再对外界表示,大众对自身定位不再是传统汽车企业,而是人性化的移动与出行方案提供者。对于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大众显得不遗余力。

在北京车展展示的下一代途锐概念车身上,就已经配备了一系列自动驾驶技术,包括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自动泊车,十字路口辅助功能和自动超车功能。

迪斯告诉记者,途锐概念车非常好地折射出了大众今后的技术、设计理念和走向,大众品牌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路线图就是通过优化自动驾驶逻辑和新的传感器结合使用来进行的。而在中国,大众相关的研发团队已经达到了3500余人。

新能源是大众在中国极为重视的另一个趋势。迪斯透露,今后将通过南北大众向中国市场投放7款新能源车型。而大众对于新能源技术的路线图,也是非常清晰的。

首先,目前在欧洲已经开始生产插电版的混合动力车,很快会向中国市场投放中国版的插电混合动力车。今年下半年,奥迪A6等插电式混动车就能实现本土化生产。而上海大众辉昂的插电混动版也将于2017年本土生产。其次,会实现现有平台上产品的电动化。到2025年左右,就会上马全新的电动车生产品牌,其中包含得到充分发展的车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大众品牌能否借助中国市场的支持以及新科技的积累,在动荡期后,续写新的篇章?“大众全球研发人员多达4万余名,旗下有12个品牌能相辅相成,在技术创新上进行策应,不管是燃料电池技术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在任何一个新的技术上,大众都会在前排就坐。”迪斯最后表示。(编辑 何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