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近百个医生集团,其中名医汇已登陆新四板,中欧国际医院管理中心亦有近期上市计划,复星、益佰、先声等医药企业亦参股投资或创办医生集团。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医疗责任承担、团队管理、质量把控和落地支持等难题仍悬而未解。在这种前提下,众多医生集团所做的单专科、多专科、平台和管理服务等探索,难逃定位模糊的窠臼。
见习记者 王宇 北京报道
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制度大背景下,医生集团作为医生自发的联盟行为在2015年突然兴起,成为探索医生自由执业的先锋,被各方看好。
目前国内有近百个医生集团,其中名医汇已作为第一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医生集团登陆新四板,中欧国际医院管理中心亦有近期上市计划,包括复星、益佰、先声在内的医药企业亦参股投资或创办医生集团。
但作为成长中的新兴事物,医生集团在风险管理上仍处空白,商业价值和功能定位仍然模糊等问题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医疗责任保险缺失
“目前中国还没有对医生执业责任的保险。”2016年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全国第一家挂牌上市的医生集团名医汇CEO王凯不无担心,“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医生集团相比公立医院,受到法律成本冲击的影响更大。”
根据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生只承担诸如注销执照的行政责任。
“能负多大责,才有多大权。”长期研究医疗责任险的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脱离医疗机构自主行医的医生集团遭遇医疗纠纷,只能依靠以经济补偿为主的协商解决问题,但目前没有任何法律制度涉及医生的赔偿责任。
制度空白下,医生集团与商业保险公司正联手探路。近日刚获1.5亿元B轮融资的移动医疗手术平台“名医主刀”创始人苏舒就表示已与中国人寿合作,引入手术责任险机制,让医生在院内院外均得保障。
但在谢启麟看来,医疗行业潜在的巨额赔偿和占比高达40%到50%的运行成本,使得资金不足成为商业保险面临的最大问题。资金不足,商业保险通常设置赔偿限额控制风险,但这就牺牲了脱离医疗机构的医生个体的风控需求。
因此,商保产品的设计必须着眼于能同时满足医生、保险公司、患者、监管和司法等多方需求,并统摄医生执业全程的风险控制,需要强大的精算能力和灵活的模式创新。
香港私立医院产科医生的保费一年高达37万港元,是被认可的风险防控范例。因为曾出现过几例巨额赔偿,香港产科医生的高保费被视作行业惩罚,为从业人员做风险预警。
除了从整个行业着眼判定风险,医生的专业、年资、教育受训情况、诚信记录等,都应该成为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核定保费的参考标准。
谢启麟表示,作为长期研究医疗风控的组织,在技术上,中国医师协会已于2014年完成风险数据库的搭建;在政策上,已向卫计委法规司提交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课题报告。
“我们希望在医生、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分管机构、法院及保监会中间做有法律依据的协调。现阶段大家还没有新思路,我们还没能真正推动。”谢启麟说。
投资方态度谨慎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长远测算医生集团可能达15%-20%的医疗服务占比,按2014年医疗服务业的产值2.2万亿元算,医生集团市场潜力可达4000亿元。
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医疗责任承担、团队管理、质量把控和落地支持等难题仍悬而未解。在这种前提下,众多医生集团所做的单专科、多专科、平台和管理服务等探索,难逃定位模糊的窠臼。
投资方正是基于对此的清醒认识,才选择参股而非控股。基于对“医药实质难分家”的现实,包括先声、复星、益佰在内的多家医药企业参股投资或创办医生集团。
“对这个新兴事物,我们的投资比较谨慎,标准主要看技术是否过硬、创始人是否具备管理能力、模式能否快速复制形成产业。”先声药业总裁冯洪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进入医生集团还是医生,要给病人开处方。”冯洪刚表示,目前有大概70%的药品在医院销售,随着数量的增加,医生集团所消耗的药品销售额也会等比例增加,“所以所有的医药企业都会关心医生集团。”
去年初,国家卫计委公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注册程序简化等措施助力了医生集团的发展。据北京市卫计委公布,截至2015年12月末,全市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数累计超过8000人,占医师总量的1/10。其中,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40%为民营医院,20%为基层医疗机构。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郭云沛认为,医生集团应专注于基层医生培养和技术提升。
“医生集团还应当重视自身的学科建设。”国家卫计委医管服务指导中心处长翟晓辉表示,“我希望医疗投资者建立的是有设备、有手术室的医疗服务平台,跟诸多医生集团签约,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这样才真正能体现社会资本办医的价值。”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认为,医生集团除了在政策法规框架之内探索,还要不断研究现有政策和需求间的差异,主动和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推动促进政策调整。
(编辑:李博,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wangyu@21jingji.com,libo@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