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只要一张身份证,就可解决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问题了。
4月26日,十部委发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文件提出打通政务数据部门孤岛的具体措施,鼓励政企合作开发数据。
在4月27日的“2016大数据产业峰会”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进一步透露,正在制定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目前正在各个方面征求意见。
从政府数据开放到大数据产业规划,大数据产业将持续迎来利好。
落实政府数据开放
政府数据开放,最受诟病的,一直是跨部门的数据开放的问题,从中央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因涉及多方利益,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
很多政务数据研究的专家注意到,此次《方案》为十部委联合印发,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跨部门协作,打通政务数据孤岛,或迎来契机。
《方案》提到,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资源,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和多方利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互通和协同共享。
在具体操作上,《方案》提出,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在试点地区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将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政务的便捷化,核心是政府数据的各部门、各渠道打通;老百姓跑多个部门盖章,因为跨部门的数据没有打通,政府内部基于身份证作为身份代码,打通多部门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最终才能实现一窗式服务。
目前国内少数城市和行业,已实现垂直领域的大数据共享。比如咸阳市政府与亚信数据通过PPP合作,运营智慧医疗和一卡通,完成了全市4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555家基层医疗机构数据整合,实现全民监看档案共享,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市民的物质和时间成本,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杜绝过度医疗和骗保行为。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系列关于电子政务以及大数据相关的文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方案》更具体化,落实到操作层面。
比如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构建电子证照库,实现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相关证明信息等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认共享等。
鼓励政企合作开发数据
大数据是战略资源,已成为全民共识,而政府掌握了80%以上的大数据资源,也是公认事实。
政府数据开放,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此次《方案》提到,鼓励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引入社会力量,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政企合作等新模式,合理开放利用数据资源。
从2015年4月至今一年时间,国内多个由政府和企业合资的大数据交易所和相关平台成立,包括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长江大数据交易所、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平台等。
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介绍,截止到今年4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完成了一年的运行,交易额突破了7000万元,700个大数据公司正在贵州发展。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近期工信部关于大数据工作的重点,包括支持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推动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繁华大数据产业生态、完善大数据支撑体系四个方面。
他还透露,正在制定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是在今年的下半年发布,目前正在各个方面征求意见。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也在27日的大数据产业峰会上透露,网信办将会同发改委、工信部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要求,加快制定稳步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政策,推动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创新活力,同时支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政府信息共享的有关办法,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
(编辑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 zhouhui@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