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停止让孩子们在这个世界里追求确定性。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成长教育,使他们成为风险承担者,使他们成为有好奇心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教育变革的挑战之一是来自家长。家长想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但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他们会提供给孩子比自己接受过的更好的教育,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教育。
教育最本质是推动人的发展。技术可以推动人与人的互动,它是催化剂、是工具,它可以提高效率,但不可能改变教育的本质。
本报记者 胡晓玲 香港报道
4月26日,香港,时有阵雨。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家酒店内,国际金融公司(IFC)第七届全球民办教育峰会正在召开,国际知名教育专家理查德·杰弗(Richard Gerver)在开幕演讲中说道:我们要警惕,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否正在引导孩子去为一个不存在的“明天”做准备。我们在谈改革的时候是否真的在改革,还是只是在提高效率,让现有的体制更好地运作而已?
理查德·杰弗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2003年,理查德·杰弗出任布莱尔政府的教育政策顾问一职,2005年,他被英国国家教学成果奖授予“年度校长奖”。其著作《在今天创造明天的学校(Creating Tomorrow's Schools Today)》对世界很多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会议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理查德·杰弗进行了专访。
不要让孩子去为一个不存在的“明天”做准备
《21世》:你的演讲主题是《明天的教育》,那对“今天”的教育你怎么看?
理查德·杰弗:现有的教育系统让我们变得高效,让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完成更多的工作。但这个教育系统是否同样适用于下一代?
时代在变化,孩子们身处的环境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当今的教育系统应该反映孩子们以后会遇到的挑战,而不是我们过去所遇到的挑战。如果不多加注意,这个体系会让孩子们去为一个不存在的“明天”做准备。
《21世纪》: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跟上一辈人截然不同。你觉得最大的变化会在哪里?
理查德·杰弗: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儿子因为线上游戏,竟然学会了俄语(因为游戏过程需要跟他的外国游戏伙伴交流语言)。这让我感到震撼。虽然在我儿子看来,会俄语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我意识到,未来的学习将会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就像我的儿子通过线上游戏合作完成俄语学习一样。其次,现在的孩子拥有超前思维和很强的协同性,而且没有思维的边界。可以说,他们是主动的消费者,他们想学东西的话,并不需要别人来强迫他们,也不需要去寻求特定的学习地点(学校)。以上两点跟我们过去很是不同。因此我们更要去反思,去找到真正适合下一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1世纪》:怎样找到适合下一代的教育?
理查德·杰弗: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停止让孩子们在这个世界里追求确定性。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成长教育,使他们成为风险承担者,使他们成为有好奇心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我认识一些成功的人,不管他们是身处哪个行业,有怎样的学科背景,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拥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永远质疑、对行规不满足。他们没有觉得自己很成功,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挑战。
另外,我们还要重视实际的知识技能,而不是考试。传统教育和现实工作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我们要思考如何将教育和实际的世界真正联系起来。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合作可以创造出最高效的工作环境。太多的传统教育只专注于个人的成就,而不是集体成绩。在今后纷繁复杂的人生旅程中,孩子们其实更需要结伴而行。
我们还要让孩子们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要有创新精神。这个社会不需要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没有创新思维,他们只会等待别人给他们下指令。
我们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考试拿到第一名、拿到最高的学分等等。如果一直给他们这样的指标,那这些孩子以后进入了社会,也会需要别人告诉他们什么是成功。事实上,他们的未来需要自己去定义。
《21世纪》:这是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们的引导,作为引导方,我们对自身应该有哪些要求?
理查德·杰弗:教育是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世界。社会瞬息万变,我们不了解小孩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们未来什么样子……但我们要去思考、交流、回到初心,反思我们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相信自己对知识、世界的了解。有时候我们会远离初心,看不见自己的愿景和目标,开始山寨别人的东西,复制其他人、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
我们当然可以学习别人好的做法,但最后得回归自己的团体中来,看别人的创意和做法适不适合用在这里,如果照搬照用,而事实上根本不适合,只会影响自己和团队的信心,减弱我们内心的力量。我们最后还是要做回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来,要反思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自己的愿景、价值观是什么。
《21世纪》:我们处在教育变革的交点,这个变革过程会有哪些挑战?
理查德·杰弗:我觉得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来自家长。家长都想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但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所以从他们的角度,他们会提供给孩子比自己接受过的更好的教育,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教育。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教育政策不应该只是教育行政部门来制定,而是整个社会一起制定政策,这其中要有多方位的合作,父母、商业、社会、政府等角色的参与。
教育并不是给孩子准备一个考试,而是给孩子准备他的一生。
《21世纪》:“明天”的教育让人遐想,你预期它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理查德·杰弗:这是一个好问题。“明天”一直在到来中。这是一个过程。不会有完美的教育系统,只会有一个不断演化进步的教育系统。明天来得太快了,等我们已经找到答案,那个明天可能已经被我们抛在后面,成为过去时了。
教育者不要拘泥教育本身
《21世纪》:中国的教育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
理查德·杰弗:中国以传统的方式教育学生,以高效的方式去辅导学生,让他们取得很好的学术成就,对技能也有扎实的培训教育。在接下来,我认为中国或许应该让孩子们去接受挑战,培养出更具有动手和动脑能力、能够提出问题、有思辨能力的年轻人。这些都是重要的品质,可以让孩子们为“明天”做好准备。
《21世纪》:在中国,有一些教育家正在着手建立“未来学校”,希望通过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教育,启发他们认识自我、主动学习。大多数“未来学校”正在起步阶段,你能给这些教育家一些建议吗?
理查德·杰弗:教育者不要只看到教育的内在,还要看到教育的外围,包括所处在的整个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可能会影响到的地方,而不是拘泥于教育本身,教育者们要分享教育的心得,跟更多的人讨论问题,不要闭门造车。
《21世纪》:你对中国的教育企业有什么建议?
理查德·杰弗:我的建议是,创业者和企业家,不要因为赚钱去做教育,而是要真正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人生机会,教育对年轻人来说应该是真实的。
尤其是线上教育的创业家,不要把传统教育照搬到线上,在线上重建出一个传统教育模式,我们要用不一样的方式让年轻人学习,让他们能掌控学习。
对教育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创业者要了解自己的市场,创造出这个市场里面的人们需要的东西。
《21世纪》:科技对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
理查德·杰弗: 几年前我有机会跟谷歌的执行总裁Eric共进午餐,我问他,未来技术会不会代替老师?他不假思索地说绝对不会。因为教育最本质是推动人的发展。技术可以推动人与人的互动,它是催化剂、是工具,它可以提高效率,但不可能改变教育的本质。
我也认为,科技永远不是教育,科技能让教育有更大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在一起开展合作式的学习。科技不是唯一的答案,只是答案的一部分。(编辑 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