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8日召开的“高温与高场超导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共议推动国内超导材料领域的技术升级与进步。目前,发展超导材料已写入《中国制造2025》,并有望列入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重视和产学研推动,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破局在即。
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即临界温度),有些材料的电阻变为零,这被称为超导现象。利用超导体可最大限度降低输电损耗、减少机械磨损。高温超导材料因具有“高临界转变温度、能在液氮温度条件下工作”等特性,在电力、通信、高新技术装备、军事等众多领域具有突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巨大的市场前景和高度的战略性,高温超导技术及产业化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受到美、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其中,日本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超导战略技术路线图,韩国则提出在今后5年铺设50公里的高温超导电缆。资料显示,国际上高温超导材料已过渡到第二代,美国、日本等在产业化上走在前列。美国超导公司和超能公司在2002年左右实现了二代超导材料的产业化并长期垄断市场;2012年左右,日本、韩国、德国等涌现出多家可量产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供应商。
据专家介绍,我国在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化前景巨大。目前,在电力、通信、国防和医疗等领域均有超导需求,仅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牵头筹建的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SPPC(超级质子对撞机)项目就需约10万公里量级的高温超导材料,即便考虑到未来价格大幅下降,仍会带来超过百亿元的带材市场。
在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上,国内已有一批公司走在了前列。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从事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开发的公司主要有上海超导科技股价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超导”)、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和永鼎股份旗下苏州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其中,上海超导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上海超导联合研究院”,其在2014年率先实现了国内材料的批量生产和销售,客户包括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电力、军工等行业的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70%;同时,其也是世界上首家有能力提供生产设备的公司。苏州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也建立了千米级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线,产品已在军工、电力等领域试用。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重视和产学研推动,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破局在即。目前,发展超导材料已写入《中国制造2025》,并有望列入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应组建一个完整的超导技术团队加速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期望在5至10年内取得重大颠覆性突破,推进国内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升级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