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惊艳与遗憾 写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开幕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柳莺 2016-05-16 08:38: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七十周年大庆前,2016年的戛纳无疑会是佳作爆发的一年。肯·洛奇、保罗·范霍文、佩德罗·阿莫多瓦、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这些令人倍感期待的大师之名同时出现在主竞赛的片单上,就足以令人激动。朴赞郁、克里斯蒂·普优、布鲁诺·杜蒙等一批中生代砥柱的加盟,也让人对本届电影节整体质量刮目相看,这份收到多方赞誉的片单,着实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在欧洲电影圈颇为吃香的伍迪·艾伦带着他的第47部影片《咖啡公社》来到戛纳。这也是他继《好莱坞结局》、《午夜巴黎》后第三次为戛纳开幕。飞越大半个地球的老爷子最喜在法国观众面前撒娇,一边抱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戛纳,接下来的六个月我就要生活在时差的阴影中”,一边傲娇地成为开幕红毯无人争锋的焦点。伍迪·艾伦,虽然赏脸光临蔚蓝海滩,却仍执拗地将自己的影片排除在竞赛单元之外。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在采访中对“评选最佳影片”的机制大加讽刺。在他看来,观影如同欣赏艺术,容不得一群高高在上的评委,对艺术家的工作指手画脚,在类型、手法大相径庭的影片中硬是要分出三六九等,本身就是对电影最大的不尊重。

《咖啡公社》作为戛纳电影节开幕片,的确再合适不过,这部以1930年代好莱坞片场黄金时代为背景的影片,不仅是伍迪·艾伦对于成长经历的回忆,更是一封写给他挚爱的两个城市洛杉矶与好莱坞的情书。在一片绮丽的风光中,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都会中经历爱情与成功的洗礼。虽然骨子里仍旧不乏对于娱乐业、名利场的戏谑调侃,但影片却更注重营造不同于以往的温暖、伤感的氛围。在一片“伍迪·艾伦重回巅峰”的惊呼下,《咖啡公社》为第69届戛纳电影节开了一个好头。

《咖啡公社》的新闻发布会照例被激动的媒体和粉丝们挤得水泄不通,带着助听器的老爷子虽略显疲态,但还不忘在现场一众年轻光鲜的演员中卖萌。一旦有记者询问任何与年龄有关的问题,他皆以一副“生命不息,拍片不止”的顽童劲儿傲视众人。

与《咖啡公社》新闻发布会精彩程度不相上下的,还有评委见面会。按照以往经验,评委会总是四平八稳的官方代表,说话谨小慎微,记者也多问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而今年的发布会却罕见地变成了金句频出的段子大会。2016年的流行语“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在发布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本届主席乔治·米勒被问到有关澳大利亚电影近期发展问题时,他直接表示,澳大利亚严格意义上并没有自己的电影工业,其电影文化也只是好莱坞和欧洲电影杂交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他并不觉得关注澳大利亚电影有何具体的意义。已八十高龄的加拿大著名演员唐纳德·萨瑟兰则对任何问题都不置可否,更是拒绝对加拿大电影所谓的民族性发表任何“高深”的简介,而是用几乎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看到的冷面滑稽,抱怨发布会现场过足的冷气。

目前主竞赛单元已有两部影片登场,分别为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领军人物克里斯蒂·普优的《雪山之家》与法国导演阿兰·吉洛迪的《保持站立》。比起去年开幕影片后长时间的疲软,今年的两部头炮可谓相当惊人。普优拍片速度缓慢,磨出的影片亦相当考验观众的耐性。在《雪山之家》中,罗马尼亚一户普通人家在公寓中为过世40天的父亲举行东正教传统的祭奠活动,而一连串琐碎却意想不到的口角与争执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蔓延。宗教、政治、爱情、生活,甚至食物,各色话题在这个小型聚会中旁逸斜出,一次原本神圣肃穆的家庭活动渐渐失控,无可奈何的世俗生活与罗马尼亚乃至全球大事在人们口中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雪山之家》拥有一个乍看之下不甚起眼,甚至略显简陋的外壳,而普优的高明之处,则是将冷眼旁观有效地提升为一种介入的方式,摄像机不动声色地注视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不时细微晃动,好像父亲的亡魂默默注视着这群“苟活者”们的爱恨情仇。“跟踪者”美学赋予观众咀嚼与评判的权力,而导演超强的场面控制力与编剧水准则让将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充满趣味与张力。

第二天登场的《保持站立》则是一部多少有些令人费解,却意蕴异常丰富的影片。两年前吉洛迪凭借《湖畔的陌生人》在“一种关注”单元技惊四座,人类动物性的“欲望”是他最为热衷的讲述主题,而《保持站立》则延续了这一核心议题。该片堪称互动电影文本的典范,极简抽象的叙事,却能通过恰到好处“高潮”不断攫取观众的注意力。在导演语焉不详却迷人的符号运用中,究竟何为“站立”变成了一道观众不得不认真直面的开放式问题,逼迫每个人绞尽脑汁参透其中的玄妙。人类普遍欲望幻化为草原上隐秘出没的狼群,吉洛迪的世界怪诞、诗意,并通过一种波澜不惊的方式达成视觉与感知的双重冲击。

今年“一种关注”及两个平行单元的三部开幕影片却呈现意料之外的疲软。凭心而论,“一种关注”的开幕片《碰撞》(埃及)并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导演试图在一辆囚车不到十平米的空间中展开叙事,除了结尾,摄影机都没有离开这一狭小的空间。然而,形式的精巧虽保证了剧情紧凑的推进,却让人物落入脸谱化的窠臼,冲突的展开也不得不在“非此即彼”与“人性和解”中艰难腾挪。纪实风格手持摄影试图忠实呈现埃及暴乱的绝望情境,车中不时出现的过于戏剧性的情节却让观众频繁跳脱真实时空,电影也由此呈现出真实与虚构撕裂的尴尬。

更尴尬的是“导演双周”与“影评人周”两个平行单元。一贯以独立口味着称的“影评人周”选出了一部名为《维多利亚》法国爱情喜剧作为开幕片。《维多利亚》曾被《电影手册》列为2016年度期待,在戛纳的亮相自然吊足胃口。可惜,影片本身肤浅的剧情、糟糕的包袱,和对一位单身母亲兼女律师生活的无聊描绘,让《维多利亚》止步于“院线商业喜剧”之前,并未在内容深度上做任何开掘的尝试。“影评人周”选出这样一部从任何角度看都无新意的影片作为开幕,令人失望。“导演双周”的开幕影片虽然有意大利老导演马克·贝洛奇奥大名保障,却也没有祭出多么摄人心魄的作品。《梦中人》讲述一位叫做马西莫的男孩童年丧母后闷闷不乐的生活,母亲的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也影响了他此后的漫长人生。电影时间横跨三十年,导演野心自然不小,在他这把年纪,实在精神可嘉。可惜,在相当抓人甚至极度感人的二十分钟童年戏后,整部电影的伤感而温暖的气氛却突然被凌乱的剪辑、冗长的情感渲染和毫无意义的意象反复彻底打碎。

当然,现在对整个电影节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在未来的八天中,所有的影片都将陆续揭开神秘的面纱。到时,一年之中最好的艺术影片,终将绽放出最闪耀的光彩。(编辑 李二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