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完善PPP模式 扭转民间投资下滑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倪铭娅 2016-05-19 10:57: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Comment

民间投资下滑不容忽视。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去年底的10%略升至10.5%,其中,政府投资由去年底的9.5%猛增至20.6%,民间投资却由10.1%“腰斩”至5.2%。此次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间出现持续大幅背离,十年来尚属首次。一方面,民间投资增速首度落后于政府投资增速。另一方面,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背离的时间有延长之势。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财税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是激发民间投资、开拓融资渠道的重要模式,各地政府要加快推进,监督项目落实。

去年下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发力重点集中在公共服务类领域。由于这些领域对民间投资设置了进入壁垒,导致积极财政政策与民间投资难以形成共振。1-4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占比为86%,而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等公共服务领域,民间投资占比均不及30%。后者均是财政发力的主要领域,这就意味着财政发力难以同步拉动民间投资。

同时,在民间投资能够进入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建筑业这类高回报的非公共服务领域,也出现了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占”。1-4月,这两个行业政府投资累计增速分别高出民间投资24.2个和48.1个百分点。

面对民间投资的下滑,如何扭转该局面应当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正如日前权威人士所言,当前“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民间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推出并落实相关政策,为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财税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是激发民间投资、开拓融资渠道的重要模式,各地政府首先要加快推进PPP模式,监督PPP项目落实。

当前PPP模式资本到位率依然偏低,距离“政府+社会资本”的模式还有一段较长的路。原因在于,一方面许多PPP项目市场化不足,大量PPP项目由合同双方磋商,而不是由资本市场定价,无法保证资金的利得空间,进而降低了民营机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目前PPP项目回报率仅约6%,这给项目落地增加了难度。此外,缺乏产权和法律保障及完善的退出机制,难以形成稳定的经营预期,影响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此外,相比国外普遍意义上的PPP,中国的PPP定义为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而中国的企业部门包括大量国有企业。在此形势下,如果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地位不对等,民间资本热情较低不难理解。

因此,要大刀阔斧推进国企改革,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国企从管企业转向管资产。切实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推行积极的市场化的产业政策,让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以填补国有企业的投资短板,改善项目建设和运营体制,提高质量和效率。

其次,改革投融资体制。现在亟须下大力气改革投融资体制,把倾向于国企的投资体制转向重效益的市场化投资体制,减少对民企的各类歧视。

再次,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推进,民间投资中的多个问题渐次暴露,在此背景下,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清过剩产能,释放稀缺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激活民间投资的政策重在落实。在国务院的督查下,二季度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背离有望收窄。但民间投资要真正焕发活力,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托举力量,恐难一蹴而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