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过盛”的基础资产 种类带给了ABS什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维 2016-05-20 09:07: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兴起不久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下称ABS)市场中,不难见到打着“首单XXX证券化”的 ABS项目不断问世,从学费收入到欢乐谷门票再到京东白条,这一幕幕似乎是华尔街那句“有现金流吗,请把它证券化”的真实写照。

但在基础资产种类丰富化的同时,ABS二级市场的培育似乎却并不理想,机构们只顾纷纷管理承销,把资产打包挂到交易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中债资信的一份数据显示,去年底我国ABS存量有7200亿元,但从2014-2015年的两年间,ABS现券加回购总额却不足200亿元。

ABS流动性的匮乏,与新三板市场的现状确有相似之处,中介机构在如火如荼的忙挂牌、挣快钱,但二级市场的培育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这种现象的确和市场成熟度、机构数量、基础资产期限、单一产品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有关,但基础资产类别“过于丰盛”的现象,可能也是导致ABS二级市场遇冷不可忽视的原因。

更多类别的基础资产的背后,代表了不同的资产通用性和风险定价差异,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买方市场的鉴别费用(交易费用),进而造成交易困难的现象。

但倒回头看,流动性的匮乏也会反过来影响一级市场的定价水平,让ABS失去应有的流动性溢价,于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出现了——即使部分ABS资信尚可,但其较长的期限和流动性的不足也可能让买方机构望而却步。

其实反观美国等成熟市场的ABS产品,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代表的同类型基础资产规模占据了绝大比例,因此其流动性也有了保障。

国内ABS种类过于丰盛的原因可以理解,一来原始权益人担保的普遍存在,让ABS成为了“第二债券”,即市场审视的不是现金流所基于的资产状况,而是原始权益人的差额支付承诺履约能力,因此作为“演员”的基础资产的选取也不被重视。

二来ABS作为一项创新业务,管理人处于业务探索期,抱着试试看和赔钱赚幺儿的心态“为了创新而创新”,贴个“国内首单XXX证券化”项目的标签,有助于其下一步的业务拓展和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ABS项目巧用看似创新的基础资产名目,来进行监管套利。最典型的莫过于某房地产商作为原始权益人的欢乐谷公园门票收费权专项计划--2012年房企各类融资处在叫停期,而这家房企却通过对该ABS项目的担保完成了融资。

不过也不应该将ABS业务基础资产种类过剩的问题推脱到中介机构和原始权益人的头上,因为它们也只是为了融资或拓展业务,在既定规则内做事。

而作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交易场所,监管部门、基金业协会、交易所、报价系统却可以做出更多超越理性人假设的选择,例如提速同其他ABS市场的互联发展、完善资产类别分层、建立更加标准化的大类资产评级体系,促使机构在创新同时,更能以常态化的心态开展业务。

可想而知的是,在完成资产转让、打包证券化、交易所挂牌之后,ABS市场可能还有更多的路要走。(编辑 简俊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