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苏宁收购国际米兰 好买卖还是坏买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丁 2016-06-07 10:15: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6月6日下午3时,“苏宁并购国际米兰新闻通报会”在南京召开。苏宁集团正式确认,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将以2.7亿欧元的总对价,购买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

与此同时,据海外媒体报道,AC米兰也正在与中国财团谈判,或许将以7.5亿欧元的价格把70%的股权销售给中资企业。

实际上,一些中国民营企业出发得更早。2015年初,万达宣布以4500万欧元购买马德里竞技20%的股份。2016年1月,星辉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6434.8万欧元成为西班牙人队的最大股东。

好买卖、坏买卖?

国际米兰俱乐部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国际米兰在意甲赛场的成绩不佳,已经连续5年没能跻身欧洲冠军联赛;另一方面,俱乐部的收入近三年持续下降,从2亿欧元下降到1.46欧元,还积累了总计4亿欧元的债务。

但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没有表现出忧虑。“要让国际米兰更国际。”张近东6月6日对媒体说,“从今天起,伴随着中国元素的注入,借助中国庞大的球迷市场,国际米兰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将成为国际米兰第二主场。苏宁的加入一定会让国际米兰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收购国际米兰,苏宁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是为了切入体育产业。“体育将成为中国健康、消费领域最大的产业……”张近东说,中国有众多的国际米兰球迷,苏宁与国际米兰未来的合作空间巨大;另外,苏宁正启动新一轮国际化发展,正在进入东南亚、欧洲市场,国际米兰的超高影响力将使苏宁品牌为国际市场所熟悉。

“投资境外知名体育资产,相比于国内项目来说,风险更大,收益也更大。”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种体育项目,还包括很强的文化属性,能不能跟俱乐部的传统、当地的文化所契合,还需要考察。

“足球俱乐部的主要盈利来源是球场门票和转播权,但现在欧洲整体经济萧条,如果中国人的投资能够成功,这些球队就能够在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上分一杯羹,打出漂亮的翻身仗。”深圳某体育产业基金投资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企业不能一哄而上

“国内某些行业存在资本过剩、投资项目稀缺的状况。”张超分析,之所以出现资本扎堆到海外购买足球队,原因就是看到了中国的体育消费市场前景。

相比起来,中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韩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美国为2.6%,日本为2.2%,德国为2%,而中国这个数字仅为0.6%。另外,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也并不成熟,与国外差异也很大。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中,79%是体育用品行业,体育服务业仅占18%。而在美国,体育用品的占比仅为30%,而体育服务业则占据57%。

“未来5年,随着中国社会全面步入小康,体育产业大有可为。”张近东说。

“买球队,既有企业层面考虑,又有国家层面的考虑。一些资本进来投资也并不完全是出于经济利益。”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企业不能一哄而上,避免出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错误,当时日本人在全世界买资产。”张超说。

吴东华说。“但我认为收购足球是有意义的,至少比在海外买地产强。”(编辑 赵海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