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方更名的现象屡有发生。今年5月30日,江西省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原庐山区更名为九江市濂溪区。还有,水城县欲改为“夜郎市”、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还有,一些名人故里成为“争抢”的对象,“名人”各种各样,神话故事人物孙悟空的“故里”也有多地要争。特别令人错愕的是,一些地方为了“西门庆故里”之名也要争一番。
地方争得面红耳赤的背后,是一条清晰地利益链条——借更名、炒作名人故里来争抢旅游资源,为地方带来更多的名人效应和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出现了借传统文化、借依傍古人等进行“复古改名”的现象。地名变更之后,各种路标指示牌就要随之更换。改名可能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如果不是必须要改,最好是不要改。在改名背后,到底是复古更名为地方带来更多的文化氛围多,还是造成的财政资金浪费多,恐怕难以理清。
一些观点认为,海外华人要寻根,现在的一些地名令他们找不到归属感,所以从延续传统的角度考虑,一些地方需要更名。显然,一件事情包含了多个方面,就看孰轻孰重,以及地方决策是否符合现代民主决策程序,是否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延续传统与寻根是一个理由,但不能单纯为了这个理由来不顾当地居民的意见,地方在更名方面仍需要大量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如果只是为了招商引资而更名,那么显然是有点轻重不分。
此外,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考虑,更名也并非换个名字这么容易。有人认为,徽州区域性文化的丰富性在全国也十分少见,比如徽派建筑、徽墨、宣纸、徽商,都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因此学界一些人赞同“黄山市”恢复“徽州”的名称。但是,以前的徽州并不只是现在黄山市这一块,它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绩溪六部分组成。众所周知,婺源建国后划归江西省,婺源距离黄山大约一小时车程,当地无论是语言还是饮食习惯等,也延续着徽州文化。彼地更名为徽州,而此地该如何呢?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更名本质上只是一种侥幸的心理,并不能必然将当地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或是实现有效整合,最关键的是做好当地的旅游规划,避免为了上项目而不断吹大当地的旅游泡沫,炮制各种不可持续的景区(一些地方借助名人故居也能在附近打造出一个庞大的集游乐、吃喝住宿为一体的“景区”),不仅破坏了原来“小而美”的文化资源,而且这些景区的服务水平也不见得有所提升。景区规划是一个专业领域,地方政府可以购买景区规划公司的服务,将地方的重要景区进行科学规划,而不是拍脑袋决定上项目。另外,从全国来看,景区财务透明度也应该不断加大,不少景区门票价格不菲,但是却经常哭穷抱怨亏损令民众们非常不解,景区的财务改革也非常迫切。
总之,一个行政地名不宜改来改去,即使一定要改,也要体现当地民意,这才符合现代决策程序,而且经过了当地民众表达与博弈的决策,最终能在当地赢得更多的支持,还是抱怨财政浪费。(编辑 欧阳觅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