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中英金融合作迈入“黄金时代”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据新华社 2016-06-14 14:29: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中英在金融领域的频频互动,两国的金融合作进入了“黄金时代”,英国尤其是伦敦,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扮演了越来越不可替代的角色。2014年,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首度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2016年6月,中国财政部在英国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等。

13日在上海举行的“2016陆家嘴论坛”首次邀请英国担任主宾国。伦敦金融城政策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伦敦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占据重要一席,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目前伦敦市场上的人民币日交易量规模大概在600多亿美元。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其业务量有望进一步扩容。

自去年8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明显增强,伦敦市场对人民币汇改进程也保持密切关注。包墨凯认为:“汇率水平是市场情绪的反应,人民币汇率水平主要还是由中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中国央行与市场的沟通也越发清晰。”包墨凯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步是要在离岸市场上进一步扩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参与范围,用市场的力量来提升人民币作为结算及融资货币的地位。

在伦敦证交所集团主席罗睿铎看来,英国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多帮助,伦敦作为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全球伙伴之一。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孙杰向记者表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加深与英国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市场的协调发展与互联互通。孙杰并透露,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筹备在伦敦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

除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各界对于“沪伦通”的期待持续升温。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陆家嘴论坛”期间明确表示,正在推动沪伦通可行性研究。祁斌称,在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和英国资本市场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长期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国内投资者全球分散化投资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沪伦通的推出,两国金融监管机构将加强合作。

(据新华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