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不良资产潜在供需两旺 买卖价格分歧致成交清淡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方面不良资产市场潜在的供给巨大,潜在的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成交规模有限,市场出清较慢。”6月14日,一位AMC人士在东方金诚不良资产证券化论坛上如是指出目前不良资产市场的症结。

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良资产市场供需双方的价格分歧很大。另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高层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很多银行的资产包都因为价格没有谈拢而流标。银行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因为不良的供给增加而大幅压价,是趁火打劫。而站在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不良处置仍是银行主导,转让的不良资产资产质量较差,AMC拿过来可能会亏本。”

鉴于此,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在积极地探索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比如,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国有五大行和招商银行已经获得试点资格,试点额度为500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总经理宗良也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诸多优势,拓宽了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段和融资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处置,处置效率也更高。这种市场化的方式打通了银行信贷资产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拓宽了不良资产的买方。能更好地发现不良资产价格,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不良贷款转让交易清淡

监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关注类贷款余额31953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为4.01%。

前述AMC人士也表示,在不良资产市场的需求方面,四大AMC、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各类投资公司、各类基金和境外投资者普遍看好不良资产市场前景,然而在资产价格下行的今天,他们的市场政策需求受到了压制,积极参与,但出价谨慎。

他表示,早在2006年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就达到1.21万亿元,完成了财政部下达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开始了向商业化转型。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和处置各类金融机构出售的不良资产,但是年均交易额也就维持在百亿元到几百亿元,不良资产市场一度萎缩。2012年随着我国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进入双升通道,不良资产市场有所活跃,年均成交金额温和放大。但始终没有突破千亿元级别。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此前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也表示,作为主要需求方的资产管理公司,一度为了争抢市场份额,附和商业银行的交易条件,所购资产包盈利压力大,进而对收购不良贷款变得相对谨慎。

从上市资产管理公司的年报也能看出,相比金融机构的不良,AMC对非金企业的不良资产却青睐有加。以中国华融为例,该公司2015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成本中,金融类为775亿元,占比为34.5%,非金融类为1469亿元,占比为65.5%。2015年该公司不良债权资产总额中,金融类的为945亿元,占比为34.9%,非金融类的高达1764亿元,占比达到了65.1%。

政策性剥离并不可取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加上对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清理,银行的不良仍持续承压。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和途径存在局限。以银行为例,目前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还在扩大,短期内还未见顶,尽快处置和化解不良资产是大多数银行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内部看,通常都会采取清收、重组、核销等手段。而最终处置能力又取决于银行的盈利水平。

东方金诚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徐承远表示,商业银行抵御不良资产冲击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拨备,第二个是利润,最后一个防线是资本金。到目前为止有一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对他们利润有一定的侵蚀。鉴于此,银行的不良化解压力仍较大。

也有另一种声音表示,是否有必要借鉴上一轮不良处置的做法,再来一次政策性集中剥离。

不过前述AMC人士认为,本轮不良资产和上一轮有很大的区别,除非出现突发性严重经济问题,使银行拨备耗尽,开始使用资本金,引发系统性风险,否则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政策性集中剥离。

原因是,当时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还都是国有独资,政策性剥离相对来说简便易行,不良贷款也是全国遍地开花,是同一个结构,银行可以一刀切。而本轮不良资产的发生恰巧遇上了经济新常态,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破旧立新很可能是重复建设,集中处置的政策效果难以显现。

并且,目前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大多数完成了改制,股权实现了多元化,旧有的剥离接收模式无法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加之主要银行和部分资产公司已经上市,存在当期考核的压力,对集中剥离和处置也并“不感冒”。

温彬也表示,在未来经济走势“L”型的前提下,本轮的不良资产处置与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会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个特征:规模大,难度大,范围广,周期长。

因此,温彬建议,需要对不良资产处置进行顶层设计。关键一点就是要建立一个跨市场,跨地域和跨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新生态,包括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私募股权、互联网等模式,从而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市场化水平。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