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门槛降低是"鸡肋"? 专家:大额存单成银行保本主通道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陈宁 2016-06-15 11:34: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央行发布公告将个人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由不低于30万元修改为不低于20万元。专家认为,政策调整选择在一周年之际,旨在通过降低投资门槛来为大额存单市场扩容,改善大额存单在个人投资者群体销售遇冷的局面。但同银行体系内现有的稳健类投资产品相比,大额存单依然没有优势可言,未来大额存单在投资起点上可能会进一步调整,缩小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的差距,为银行理财去保本型产品铺路。

大额存单遇冷

去年6月2日,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措施,央行正式决定推出大额存单产品,投资人包括了个人和非金融企业。最初的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机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并且按照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大额存单纳入存款保险范围。

今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累计发行大额存单 3282期,发行总量为1.45万亿元。截至 3月末,共有266家金融机构披露了 2016年同业存单年度发行计划,其中 212家机构已在银行间市场完成发行。

但正式发售一年以来,大额存单一直遇冷。某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表示,大额存单在机构投资者中的反应并不算太差,但是个人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主要原因是其门槛太高,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起点是5万,而大额存单的起点高达30万,将大部分投资者拒之门外。

大额存单PK国债

央行此次降低大额存单认购门槛,是为了吸引更多储户能够购买大额存单。但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大额存单优势仍不明显。

大额存单新政出台之际,恰逢2016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 (电子式)正式发售。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购买国债的客户再次排起长龙。而正式开售仅10分钟左右,国债已抢完。

从门槛来看,个人大额存单认购起点为20万元,国债仅为100元。从利率来看,本期国债3年期利率已由上期的3.9%降至3.8%,而只有部分银行的3年期个人大额存单利率超过这一水平。例如,五大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3.85%,但农行设置的认购起点为100万元。即使以利率较高的江苏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3.905%计算,认购20万元的大额存单和国债,3年后收益仅相差数百元,大额存单收益优势极其有限。另外,大额存单虽然有5年期限的品种,但几乎没有银行实际推出,目前多数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以1年期内为主,利率多在1.95%-2.24%之间。而国债5年期的利率为4.22%,长期限和高回报显然更能满足一些投资者锁定收益的需求。

安全性方面有优势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认为,虽然大额存单的投资门槛降低了,但同银行体系内现有的稳健类投资产品相比,依然没有优势可言,销售遇冷的情况恐难有大的改观。

首先,大额存单调整后的投资起点是20万元,同银行宝宝类产品相比,高的离谱,即使与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的投资起点相比,也高出很多。

其次是收益低。目前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以1年期(含)内为主,一年期利率多在1.95%-2.25%,同等期限内,银行宝宝类产品(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3.9%左右,银行代售的一年期万能型保险收益在4%左右,因此从收益率看大额存单没有任何竞争力。

另外,目前大额存单只能提前支取,并不能进行交易,本质上是利率略高的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会有收益损失,考虑流动性,投资大额存单不如投资货币基金。

闫自杰认为,大额存单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依然是款鸡肋产品,高门槛低利率是最大硬伤,不但在投资市场没有竞争力,就是在银行内部,这款产品也有众多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于成熟投资者来说,综合考虑风险、收益、流动性,选择这一产品并不明智。

“不过,大额存单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其他稳健类投资产品相比,其优势在于被纳入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大额存单的目标投资者就是那些风险厌恶型的个人投资者,基本上就是投资渠道只有银行定期存款的这一类投资者。”闫自杰认为,未来大额存单在投资起点上可能会进一步调整,缩小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的差距,为银行理财去保本型产品铺路,最终引导保本型理财产品资金向可交易大额存单转化。这个过程中,银行在大额存单利率定价上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利率市场化程度会更高,大额存单将逐渐成为银行保本保息理财主通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