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在不断变得愈发活跃的同时,正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新动向。
摩根大通最新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企业的对外收购交易总额已经达到96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量。该机构预计,在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推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鼓励以及充足流动性的支持下,还会有更多的并购交易发生,2016年中国对外并购有望创出一个新的历史高点。
并购交易量在飞跃的同时还伴随着新特征。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日前向记者介绍,2015年中国企业最为活跃的海外并购行业包括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电信电子高科技产业,投资目的地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并购交易的驱动力已经逐步从传统的资源着眼点转变到获取先进技术、运营经验和成熟消费市场上。
量的飞跃
摩根大通14日发布的一份名为《日益增加的中国境外并购》的报告中指出,受并购市场全球化以及新兴亚太地区积极参与的影响,全球并购活动在2015年创下历史纪录,交易量达到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的并购交易额从2013年的2590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7350亿美元,几乎翻了三倍。
“去年亚太区并购总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以我十几年来做并购的工作经验看,这是一个高点。值得注意的是,亚太区1.5万亿美元的并购总额中,中国占到了一半,如果算到全球范围而言,中国并购的总体规模占全球15%左右。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并购的增速和体量在全球并购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摩根大通亚太区并购部联席主管顾宏地告诉记者。
单以跨境并购的口径计算,经摩根大通统计,2015年中国境外并购达到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今年前4个月,中国企业的对外收购交易总额已经达到960亿美元,超过2015年全年的交易量,同比增长五倍多。当然,这其中的一部分是中国化工拟以464亿美元收购先正达。
从并购笔数上看,今年前4个月里,亚太地区前十宗最大的跨地区交易中,有7宗交易的收购方是中国公司。
中国基本面变化和近阶段的货币政策共同支撑这样的高速增长。在顾宏地看来,中国经济日益成熟,而中国公司的内生性增长正在放缓,因此部分公司开始通过境内外的并购来提升其放缓的内生性增长。同时,由于估值预期,国内高性价比的资产较为稀缺,于是不少公司将目标投向海外。
新特征浮现
与前几年的跨境并购相比,当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出现了一些新行为、新特征和新动向。
顾宏地指出,之前中国对外并购主要是以资源类为主,包括石油、大宗产品、金融等一些产业,但现在发生的对外并购交易几乎涉及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包括工业、高科技、金融、化工、房地产、消费品等,“我们看到每一个行业都有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案例出现,这是最近12个月对外并购一个明显的现象”。
从行业分布来看,李晶介绍,2015年中最为活跃的海外并购行业包括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电信电子高科技产业。一些代表着中国制造水平的国内企业已经成长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竞争力甚至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的龙头,通过进一步的并购,这些企业得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将业务拓展到更为广泛的市场,推进自身全球化的进程。
上述报告也提出,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型制造业向科技、产业技能以及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因此中国公司的并购战略重点也逐渐反映出这样的变化,借助并购来提高技术能力,推动中国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市场与地区扩大规模、建立分销网络。
从投资目的地来看,2015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前三位目的地分别是欧洲、美国和中国香港。可以说,更多中国企业将自己海外并购的眼光放在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并购交易的驱动力已经逐步从传统的资源着眼点转变到获取先进技术、运营经验和成熟消费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