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的债务处在可控范围内,中国有足够的资产来应对债务风险,不存在债务危机。
政府债务在可控范围
中国的债务水平到底怎么样?债务结构如何?
李扬分析,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在结构上,居民部门债务率在40%左右,金融部门债务率约为21%,政府部门债务率约为40%。如果考虑到一些融资平台债务及或有债务,政府部门债务率会有较大幅度上升,达到57%。而非金融企业部门问题比较突出,其债务率高达131%,如果把融资平台债务加进来,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6%。
如何看待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从全球来看,这样的债务水平不算太高,每个国家的债务结构不太一样,美国虽然企业的债务水平相对较低,但它的居民和政府债务水平很高。”李扬说。
“中国政府的债务处在可控范围内。”李扬说,截至2015年末,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达到10.6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合计政府债务26.66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4%。如果把地方融资平台加进来,政府债务水平达到56.8%,仍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如日本超过200%、美国超过120%,法国为120%左右。
中国拥有足够的资财
“如果要评估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分析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债务,而应该考虑资产。”李扬说。
从资产来看,按宽口径匡算,2014年中国主权资产总计227.3万亿元,主权负债124万亿元,资产净值103.3万亿元,扣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13.4万亿元,并以2014年的土地出让金4万亿元替代当年的国土资源性资产65.4万亿元,中国主权资产由227.3万亿元减少到152.5万亿元,由此,窄口径的主权资产净值变为28.5万亿元。
“留下来的就是可以立即拿出去换取资金偿还债务的高流动性资产。”李扬说,这表明中国拥有足够的资财来应对债务风险,发生债务危机应为小概率事件。
虽然不必担心债务会导致风险,但也要阻止其蔓延。“中国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其中很多是国企,国企的债务问题和银行资产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中国的金融体系又和政府密切相关,因此也会影响到财政状况,所以要认真对待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问题。”李扬说。
建立正常的市场规则
进入2016年,中国的信用违约风险上升,信用违约事件增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在信用违约事件发生之前,大家认为,整个信用市场特别是债市存在着刚性兑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利率、收益率发生扭曲,比如政府债本来是信用最好的债,利率会相对较低,但在中国政府债的利率要高,也就是说,政府要筹资可能付出高于企业的成本,这是极为荒谬的现象。”李扬说,要打破这种局面,就要让微观主体的信用以自己的面目变现出来,摆脱政府信用的笼罩,这时就有可能出现违约事件。
怎么来看信用违约事件?李扬说,实际上,这恰恰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手段,标志着中国信用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企业终于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以自己的信用在市场上表现出来,这时候市场才正常。
李扬指出,也不能让违约事件变得一发不可收,尤其是对一些恶意违约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实行债转股,这个过程要在合法框架下开展,依法违约、依法清偿、依法破产。这样的话,信用违约的出现对中国市场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阶段,是个浴火重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