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凯翼投30亿做无人驾驶: 智能互联助奇瑞走出低迷?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凯翼X3的上市是个里程碑。”6月20日,凯翼x3的上市,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亲临现场对媒体记者说。

凯翼X3上市前夕,一家叫“上海云木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悄然诞生。这家由奇瑞旗下凯翼汽车全资持有的公司,计划在未来5-10年内,投入3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智能互联汽车软件系统,为进入无人驾驶时代做准备。互联网企业风风火火闯入汽车业,汽车企业也加快布局“传统汽车+互联网”。

三年前成立的凯翼汽车,曾被视为奇瑞转型淘汰资源“再利用”,在奇瑞内部都不看好。不过,凯翼汽车踏准了互联网智能汽车节奏,去年已经实现2.5万辆销量。

随着凯翼汽车新产品的投入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凯翼汽车已经成为奇瑞迎战互联网汽车挑战的一片“试验田”。

股权对外开放

云木科技百分百股权属于凯翼。凯翼汽车是由安徽省江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和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成立。

云木科技属于奇瑞旗下的互联网公司。前期将承担凯翼I car系统的开发,未来将主力集中在智能互联系统的开发上,并将逐步发展为一家第三方系统供应商。

知情人士透露,凯翼的股比将逐步稀释,三年以后,凯翼的持股比例将稀释到50%;未来有计划稀释到30%,其余70%留给其他投资者。

“互联网企业一定要开放。” 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兆瑞认为。开放的目的是希望云木科技不仅是奇瑞和凯翼的系统供应商,同时能够供应给其他企业。

“大家都说互联网+,我们+互联网。”郑兆瑞说。对于汽车而言,互联网再重要,也不能丢掉硬件。

就像小米,营销再强势,但忽视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最终还是会倒塌。汽车最基本的是车本身的技术。背靠奇瑞背景的凯翼,恰好有这方面的优势,这也使凯翼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出一辆质量可靠的低成本车。

差异化集中在智能互联

X3这款车是凯翼智能互联汽车的起点。在凯翼的计划中,X3之后,还将持续推出X5、X 7。

“智能互联汽车是趋势,但行业标准还没确定。”郑兆瑞说。对于一辆起价只有6.66万元的智能互联汽车,或许走在前面的“凯翼模式”能够为中低端产品走智能互联路线提供参照。

“凯翼的智能互联主要做两方面。”郑兆瑞说,一是与安全驾驶相关的;二是与车生活相关的。

安全驾驶主要包括智能泊车、自动预警、自动防酒驾等功能,而与车生活相关的,则是车辆保养时间提醒、周围停车场自动搜索指引停车、与手机互联、远程控制、车与车之间的对话联络等功能。考虑到技术的不断升级,车辆必须留出升级端口。

凯翼选择了轻资产模式,凯翼并没有自己的厂房和车间,制造业务全部交由奇瑞来完成,在制造上以“代工和租赁”为主要模式。选取成熟优质的零部件作为供应商,以保证产品质量,如富士康的屏幕、科大讯飞的语音。

作为一家整车企业,郑兆瑞认为更重要的是集成能力。就如同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采购,但一定要有自己集成的能力。凯翼汽车在设计和研发上采取“众包”的方式,让全民参与,并最终票选出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在定价上,也采取了消费者参与定价的模式。凯翼X3的最终6.66万-9.69万元的价格,就是综合考虑消费者认同的8万-10万元的价格确定的。

凯翼与奇瑞品牌并列

凯翼选择“传统汽车+互联网”的路线,原因之一是凯翼总共只有20亿元投资,根本无法走传统汽车的道路,只能选择一条创新的思路。

凯翼将自己定位为“面向年轻人的下一代智能互联汽车品牌”。加上目前国内SUV市场的火爆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在车型上凯翼选择从SUV切入,并专注于这一市场,推出5座、7座SUV以及MPV车型。

“我们的产品规划非常的清晰,未来将会形成5+1的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能源产品。”郑兆瑞说。记者了解到,随着凯翼产品的不断推出,到2018年左右,凯翼就将推出10万元左右的SUV车型,定价直接进入到奇瑞SUV车型主力价格区间。

凯翼今年的销售目标是6万辆,2020年将实现30万辆。凯翼在奇瑞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奇瑞和凯翼就像标致雪铁龙。”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为什么X3上市,尹同跃亲临现场的原因。

虽然奇瑞5月销量达到48550辆,同比增长30.3%,但随着近年来自主品牌普遍增量的提升,昔日自主品牌“一哥”奇瑞已被长安、长城、吉利超越。

奇瑞的低迷,很大一个问题是产品定位失误,凯翼是否有机会挽回奇瑞的错误?“真正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去打造适合他们的产品。”郑兆瑞说。凯翼面对的下一代消费者是网络原住民,对车载互联和智能化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消费者需求最大化的智能互联领域,凯翼将作为重点进行投入。这恰恰也弥补了奇瑞的“短板”。(编辑 何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