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商务部:对外投资行业格局优化 对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

商务部于7月19日召开例行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以及6月当月我国商务运行的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出席,并回答问题。

以下为实录:

沈丹阳:

一、关于市场运行情况

2016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稳步增长,1-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10.6%,较上月明显加快0.6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单月增速。6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的5000家企业零售额同比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攀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及部分实体业态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6%,累计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6%,较去年全年高0.8个百分点。实体业态中,购物中心、便利店、超市销售增速相对较快,增速分别达到7.5%、7.3%和6.8%。

二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乡村消费增长继续快于城镇,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高于城镇增速0.8个百分点,保持着自2013年以来快于城镇的态势。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增长加快,1-5月,重庆、贵州、云南、四川、安徽、河南等地实现了11.4%至12.9%的较高增长。

三是汽车市场销售出现明显回升。受消费升级换代和1.6升及以下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影响,1-6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9.5%,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5.4%,较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8.1%,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同比增长44.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6.9%。

四是服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增长6.6%,较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餐饮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大众化餐饮、在线餐饮外卖广受欢迎,6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中式快餐销售增速较中式正餐高6.3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消费继续保持景气状态。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累计达到246亿元,同比上涨21%。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上半年我国民航运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

五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小幅回落。1-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年初价格明显上涨的猪肉、蔬菜类,近期价格增速放缓或明显回落。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12.600, -0.01, -0.08%)价格6月份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缩小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4%。猪肉价格涨幅继续收窄,6月份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31.8%,同比涨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蔬菜、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6%和1.1%。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预计下半年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1-6月,我国进出口111335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64027亿元,下降2.1%;进口47307亿元,下降4.7%。(以美元计,1-6月我国进出口17127亿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出口9855亿美元,下降7.7%;进口7272亿美元,下降10.2%。)总体上看,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民营企业仍然是出口主力军。1-6月,民营企业占全国外贸出口的46.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二是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好于总体水平。1-6月,我对印度、泰国、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1.8%、2.9%和10%;对日本、欧盟出口分别下降6.1%和4.4%,好于平均水平。

三是大型成套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正增长。1-6月,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3%,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2.9%。

四是新型外贸商业模式进出口增长较快。跨境电商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正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五是部分大宗商品进口数量保持增长。1-6月,原油、铁矿砂、铜精矿等10种大宗商品量增价跌,数量增长2.3%-38.7%,价格下降9.0%-35.8%,合计减少付汇526.5亿美元,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全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增长。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40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17.6亿元人民币(折合6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1%(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6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31家,同比增长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82.1亿元人民币(折合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9.7%。

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双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增幅较大。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107.9亿元人民币(折合489.4亿美元),同比增长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37.4亿人民币(折合84.7亿美元),同比增长99.7%。在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实际使用外资涨幅较高,同比分别增长305.9%、67.9%和34.9%。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48.5亿元人民币(折合195.3亿美元),同比下降2.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2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14.7亿人民币(折合4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高,同比增长分别为107.8%和74.9%。

主要来源地投资保持稳定增长。1-6月,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4177.3亿元人民币(折合656.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6%,同比增长5.7%。其中,美国、英国、德国增幅分别为142.6%、114.3%和97.6%,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制造业等。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08.8亿元人民币(折合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57.6亿元人民币(折合56.4亿美元),同比增长42.5%。“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14.2亿元人民币(折合33.6亿美元),同比下降7.7%。

6月当月,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8.7亿元人民币(折合2.9亿美元),同比下降57%。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97.4亿元人民币(折合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5%。“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0亿元人民币(折合3.1亿美元),同比下降56.9%。

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较高,东部地区保持稳定,中部地区降幅较大。1-6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29.1亿元人民币(折合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53.2亿元人民币(折合605.9亿美元),同比增长7%。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35.3亿元人民币(折合37亿美元),同比下降32.6%。长江经济带区域实际使用外资1967.8亿元人民币(折合305.8亿美元),同比增长8.3%。6月当月,长江经济带区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36.9亿元人民币(折合66.7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1-6月,新设立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380余家,增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210余家。投资额较大的企业所属行业既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集成电路和芯片等研发生产的制造业,也包括医疗、养老、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服务业。

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1-6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1.7亿元人民币(折合140.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14.2%,占比分别为5%和20.9%。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802.8亿元人民币(折合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6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1001.7亿元人民币(折合153.4亿美元,同比增长44.9%)。截至6月底,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6.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519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1-6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4313.3亿元人民币(折合660.5亿美元),同比下降2.2%,新签合同额6510.1亿元人民币(折合9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6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59.7亿美元,同比增长0.4%,当月新签合同额242.0亿美元,同比增长26.8%。

对外劳务合作。1-6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3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4.1万人;其中 6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2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1万人。截至6月末,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1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4万人。

1-6月我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外投资合作总体保持快速增长。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投资额累计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6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1001.7亿人民币(折合153.4亿美元),同比增长44.9%。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6510.1亿元人民币(折合9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6月当月新签合同额242.0亿美元,同比增长26.8%。

二是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对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1-6月,我国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分别占上半年投资总额的24.6%、19.8%、16.4%和4.7%。对制造业投资额达17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6%,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120.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4倍,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68.4%;对文教美工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均实现4倍以上高速增长,国际产能合作呈现良好势头。

三是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增长。1-6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080份,新签合同额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中国建筑(5.530, 0.02, 0.36%)工程总公司承揽的埃及新首都建设项目合同额达27.0亿美元,是上半年我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标的最大承包工程项目。

四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外投资活跃。1-6月,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外投资301.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9%,占地方对外投资的37.3%。其中,上半年投资流量超过10亿美元的省级行政单位有5个,分别是上海市(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浙江省(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8%)、江苏省(3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湖南省(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和重庆市(1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

五、关于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情况

服务贸易情况。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1-5月,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07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其中,我国服务出口7318.4亿元,同比增长8.6%;服务进口13464.4亿元,同比增长31.9%。5月当月,服务进出口额41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453.6亿元、268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17.6%。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进出口规模快速扩大。1-5月,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8.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2个百分点。今年3-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是服务出口结构继续优化。1-5月,计算机服务出口6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技术服务出口376亿元,同比增长23.9%。此外,金融、广告和信息等服务出口增速均超过20%。我国服务出口中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占比不断提升。

三是服务进口高速增长。1-5月,我国服务进口增速超过30%,其中旅行(含旅游)服务进口达88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是带动服务进口的主要因素。

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约2.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

服务外包情况。1-6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5069.9亿元人民币,执行金额30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和13%。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582.1亿元,执行金额19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和9.7%。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离岸服务外包发包市场格局稳定。1-6月,我国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日本和韩国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419.4亿元、335.1亿元、320.8亿元、157.5亿元和122.5亿元,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约70%。

二是业务流程外包占比提高。1-6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934.9亿元、320.2亿元和70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26.9%和6%,占比分别为47.7%、16.3%和36%。跨境电商带动供应链管理服务、数据处理和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快速增长,推动业务流程外包快速发展。

三是“一带一路”市场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1-6月,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625.1亿元,同比增长33.5%,主要业务包括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和工程设计。其中,与东南亚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91亿元,同比增长83.6%;与中东欧国家新签合同金额14.1亿元,同比增长53.7%。新加坡、捷克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分别是东南亚和中东欧地区最有市场潜力的国家。

四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业务规模稳定。1-6月,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459.3亿元,执行金额1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3.8%;整体业务规模约占全国的60%,保持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地区。

六、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推进情况

经过2个多月积极推进,广东东莞市、上海浦东新区等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的实施方案完成报备,标志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全面启动。各地试点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发13号文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工作目标,细化落实“六个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在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方面,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开放促进体制、涉外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以法治化推进试点工作。如,漳州市提出组建商机对接中心,设立“企业服务110”,向企业提供24小时全方位服务。防城港市提出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和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唐山市提出探索建立京津冀市场一体化机制,建立行政许可、技术标准、行业资质等互认机制。上海浦东新区提出落实111个重点行业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清单,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武汉城市圈提出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协同机制,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集群发展。

在探索形成各类开发区(园区)协同开放新机制方面,试点地区普遍对各类园区先行先试政策进行整合,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机制,释放改革试点的“集成效应”。如,大连金普新区提出在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探索政策互惠共享方式,实现功能区之间资源共享。陕西西咸新区提出探索新区与西安、咸阳共建共享、错位发展新机制,在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宣传招商、财政融资、风险防控等方面统一管理。济南市提出开展园区行政管理、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搭建产业创新、开放创新平台,探索中德产业国际合作新模式。

在探索推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方面,各试点地区积极推进外商投资项目“简放服”改革,改革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探索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如,上海浦东新区提出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自贸试验区服务业和制造业扩大开放措施落地。南昌市提出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重资本运营、轻资产招商”,运用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和基金等开展资本招商。唐山市提出将去产能与国际产能合作相结合,围绕钢铁、水泥、煤炭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创新国际产能合作方式。武汉城市圈提出督促国资企业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架构,严格投资经营效益考评,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典型问题通报和处置制度。

在探索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促进新体系方面,各试点地区重点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和海外营销体系,形成加工贸易、边境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如,东莞市提出改革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机制,创新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激励机制、推动“加工贸易+智能制造”、建立加工贸易产品新型营销体系。防城港市提出加快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改革试点,成立沿边进出口加工产业发展基金。大连金普新区提出设立外贸定向孵化基金,支持企业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提出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国际创新合作机制,探索国际国内创新资源融合发展机制。重庆两江新区提出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

在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方面,一些试点地区推动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测预警平台。一些试点地区着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发展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广内保外贷模式、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融资便利,探索形成“请进来、走出去”金融支持新体系。如,上海浦东新区提出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完善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跨部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提出建立“走出去”金融支持机制,建立境外投融资机制,支持设立首期规模10亿美元的跨境合作产业基金。大连金普新区提出发展港航金融、陕西西咸新区提出发展能源金融、济南市提出发展文化金融。

在探索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方面,各试点地区突出各自在“四大板块”、“三大战略”中的特色、定位与作用,通过产业、园区、平台、智库等共建共享,完善经贸、科技、人文等交流促进机制,形成双向开放新格局。如,南昌市提出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旅游合作交流。东莞市提出完善与港澳台全方位合作机制。漳州市提出创新“两岸一家亲”融合新机制,深化两岸产业投资合作,探索两岸基层融合模式、便利两岸人员往来机制、完善台商台胞服务保障。防城港市提出创新跨境边境教育、医疗、文体、旅游等合作方式,推进跨境劳务合作改革。上海浦东新区提出建立长江经济带大通关协作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重庆两江新区提出依托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建立面向欧亚地区的货物集散中心。陕西西咸新区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合作,与沿线主要城市及地区共建示范区园区。

在明确试点任务和改革举措的同时,各试点地区都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相关协调保障、责任分工、评估检查、时间进度、任务分解正在落实。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发展改革委指导试点地区将实施方案逐项落实到位、力争早见成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