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专访挪威LABO混合现实公司创始人乔恩·蓬特沃尔: AR技术可节省电影制作40%成本 瞄准中国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涵 2016-07-25 09:06: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导读

“中国正在为全球最庞大的影视基地搭建基础,而这使得将增强现实电影技术融入大型电影制作基建成为可能,这正是打造中国电影行业在未来保持技术领先的绝佳机会。”格罗文表示。他透露,公司考虑在10月前后上市融资。

当“口袋妖怪”让所有人都“触摸”到了增强现实的未来,细分行业精英们正在研发如何运用这一颠覆性的技术解决业内问题。在挪威电影技术公司LABO Mixed Realities创始人、获奖电影导演乔恩·蓬特沃尔(Jon Michael Puntervold)看来,增强/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将改变整个电影制作的方式。他7月10日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电话专访。

电影制作中的增强现实是什么?从《阿凡达》到《魔兽世界》,从一个撞车爆炸场景到不存在的厂房空间,动画特效成为了几乎每一部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将电脑动画所制作出来的特效与真实的演员与场景融合,则常常需要数十人的动画团队在电影屏幕前坐上好几个月。

想象一下,就像皮卡丘出现在手机屏幕上那样,如果这些特效场景在拍摄期间就可以像在制作完成后一样出现在摄像的拍摄屏幕上,并同时把现实和虚拟的拍摄信息同时记录下来,这将给日常的制作带来怎样的改变?而这正是LABO Mixed Reality想要通过AR带来的。

连线杂志创始人、《失控》作者Kevin Kelly描述,今天所有的以眼镜为基础的AR技术都是在简陋的智能手机技术上建立起来的。

“想要让人们相信一个虚拟的世界是非常难的,与游戏或AR眼镜不同,电影需要的精准度以毫米为计,而这就要求运用与游戏和眼镜目前所需的完全不同的追踪、探测等尖端技术。”乔恩·蓬特沃尔表示。

2011年,出于自己做导演的经验,年仅28岁的乔恩·蓬特沃尔,与一名并行计算(Paralle Computing)博士创立了LABO混合现实公司(LABO Mixed Reality),在过去的两年里,该公司组成由资深导演/摄像作为产品经理、顶尖程序员研发的小型团队,日以继夜的研发能满足“电影工业化标准”的电影增强现实产品。

在电影制作中,逼真的混合现实是唯一可接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基本前提是准确的照相机轨迹。根据Storm工作室估计,每一个镜头要花费4到12小时以内进行跟踪,以一个镜头通常可以从2秒到10秒看来,120分钟的电影将花费上千个镜头。

更多的欧洲电影和计算前沿工作者都对这项技术有着同样的愿景,这也使得LABO的研发能力远远超越了其在奥斯陆市中心的办公室。法国图卢兹大学、欧洲大型后期制作工作室Mikros Image、挪威计算机成像实验室Simula作为技术开发伙伴,并提供了最前沿的研究,而全球最大摄像器材商、美国Bandpro公司是其签约商业推广伙伴。

这个项目也得到了欧洲政府的支持,早在2014年就以前沿科技项目入选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并受到欧盟创新项目(European Union Innovation Project)持续资助。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美国的AR巨头们也看好AR与电影产业的合作。7月中,Magic Leap宣布与迪士尼旗下的Lucas Film创立工作室,而Meta副总裁瑞安·潘普林(Ryan Pamplin)也在专访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近期或将公布几项电影领域的新合作。

“LABO的技术在6月刚刚有了新突破,从镜头精准度到3D物品稳定性都做到了此前的预期,我们预计正式的产品将在半年内推出。”乔恩·蓬特沃尔向本报表示。

这个可能成为突破性的电影增强现实科技已经将发展中国市场视为重要战略。LABO产品经理、中国区负责人格罗文(Gunleik Groven)向本报表示,从大连万达购买传奇影业(Legendary)到建立青岛影视基地、从阿里投资Magic Leap到乐视在广州建立视频中心,中国电影投资的速度“前所未有”。

“中国正在为全球最庞大的影视基地搭建基础,而这使得将增强现实电影技术融入大型电影制作基建成为可能,这正是打造中国电影行业在未来保持技术领先的绝佳机会。”格罗文表示。他透露,公司考虑在10月前后上市融资。

利用现场的特效技术解决精准追踪难题

《21世纪》:你最早接触增强现实是什么时候?对电影来说AR到底是什么意思?

乔恩·蓬特沃尔:尽管AR/VR是最近才火起来的,但增强现实(AR)绝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最早1960年代就有了。2006年就有很多公司做类似的工作,但很多都破产了,因为那个时候行业潮流远未兴起,找不到真正的应用。

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电影大制作都用上了增强现实技术,比如恐龙、汽车爆炸。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当属《阿凡达》,从各个方面来讲《阿凡达》事实上是很先进的一个制作,它开创性的使用了现场的特效放映技术(Live Previsualisation),也就是说可以在拍摄时候就看到特效场景,效果非常好,但前后使用了非常高昂的人力和技术成本,这远非普通的电影制作可以负担得起的。

《21世纪》:那么你创立LABO公司的时候是什么想法?LABO在做的是什么?

乔恩·蓬特沃尔:事实上我是在自己拍电影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也需要那样的拍摄方式现场预览效果,但市面上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我就在想如何把这个复杂的、花费很多人力的工作变成一套简单的方式。

在LABO,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让数十人花费几个月进行的工作缩减为一套硬件和软件,简单、直接,可以匹配各种镜头和镜头变化,并且可以很便宜、不设限制的情况下,把虚拟内容叠加到现实画面上。同时,这个系统不仅用在铺设好的工作室,可以拿着它走上街头,直接进行拍摄。

《21世纪》:听起来跟口袋妖怪游戏有点像,能解释有什么不同么?

乔恩·蓬特沃尔:电影里的AR技术比口袋妖怪以及目前市面上包括Meta在内的任何“眼镜”等消费产品技术都更具挑战性,因为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在电影中,摄影师每次转换镜头或拉动镜头位置将改变了整个场面,但眼镜技术和目前的手机技术只有简单的物品识别。

《21世纪》:为了达到这样的精度,LABO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乔恩·蓬特沃尔:第一是准确的摄像跟踪(tracking)。这意味着把摄像机的精确移动和镜头信息送到虚拟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使得虚拟元素留在他们应该在的地方,尤其是当拍摄者移动或与他们进行交互的时候,这与距离恒定的口袋妖怪非常不同。事实上,跟踪(tracking)是所有增强现实技术中最难的一个环节。

LABO用的跟踪方法是非常独特的,是我们基于它“承认的定位”,而不是“运动的假设”。用术语来讲,我们并未运用常见的SLAM定位模式,而是运用的现场LIVE SFM方法,目前我知道还没有任何公司运用这个技术,这将使得我们的定位极其精确。

此外,我们还解决了文件处理问题。AR需要一些非常复杂的文件才能正常工作,我们所开发的GAMP软件是使得虚拟文件与现有的工作流程整合的自动化引擎。

为电影节省30%-40%成本

《21世纪》:目前这个系统的开发情况怎么样?现在是什么样的效果?

乔恩·蓬特沃尔:目前基本的开发事实上已经完成。我们已经组建了一套基本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实践中基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在具体运作方面,分为几个部分。在拍摄之前,比如在一个空旷的绿屏工作室,演员事实上是没办法看到他要互动的虚拟部分是什么的,但在上次的demo环节,演员可以拿着IPAD,看到自己身后的虚拟场景,这对演员理解环境、情节非常有帮助。

在中间环节,开始拍摄之后,导演和摄像可以通过直接在拍摄的屏幕上看到这个虚拟的物品来直接影响导演决定。比如上次我在拍摄时,通过看到这个东西,给我提供了新的灵感,最后我用了完全不同的一种镜头方式来拍这个场景。因此,这个功能可以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

最后,在后期上,以前这个部分完全是后期的工作,现在等于说是直接已经合成了,给后期节省了太多的成本。

《21世纪》:所以这样来说,目前的这个系统更多是为电影拍摄本身服务?电影拍摄出来不一定是人物跟全息图像互动?

乔恩·蓬特沃尔:目前这个系统主要是为了电影拍摄,不管是2D还是3D。就像前面说的,LABO所开发的产品会在各个层面上为电影制作者提供方便。目前可以看到,做任何一个电影,都需要不停的去画图,做后期,事实上这些都是重复劳动,而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由LABO系统以MR的方式做完这些重复工作,让艺术家更多的回到艺术当中:比如让摄影师更多的注重如何运用镜头,导演注重如何进行调动。

《21世纪》:那你觉得LABO这个技术对电影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乔恩·蓬特沃尔:我认为不管技术如何革新,讲故事是一样的。大众很容易对新技术感到新奇,比如之前3D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以后再也不会有2D电影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过,《阿凡达》确实改变了整个数字放映,但这并非电影行业的受众感知到的,而是对从业者和制作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我想MR也会带来这样的影响力。

《21世纪》:这个既不能改变电影的形式,那它改变的到底是什么?

乔恩·蓬特沃尔:简单来说,降低特效电影的成本,因此,不仅只是由大型商业利益而主导的好莱坞电影才能接触到这样的制作。我们计算,此前提到过进行文件排序的GAMP系统,以及这个AR系统加起来,将为一个制作节省30%-40%的成本。也就是说,任何人——独立电影人、艺术家,都能够“负担得起”。世界上已经有太多没有灵魂的“大片”了,我们希望能让瑞典艺术片导演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on)拍得起阿凡达。

2016年年底左右发布产品

《21世纪》:目前很多团队都在研究Mixed Reality,你怎么看行业中的位置?

乔恩·蓬特沃尔:我们已经看到Facebook、微软都投入了很多钱在做虚拟现实技术。但事实上,很多的技术类创新要从行业应用的角度出发。目前,包括Magic Leap在内的眼镜公司似乎集中在游戏和信息上,LABO的重点是全面整合与现实世界的虚拟元素,这是我们目前还没在市场上看到的。

《21世纪》:现在距离真正发布还有多久?定价准备怎样?

乔恩·蓬特沃尔: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还需要不停的实践和试错。我认为我们真正发布产品将是在2016年年底左右。我们希望这是所有的电影导演都可以用得起的一个设备,目前的设想是价位在百万美元。

(编辑 李艳霞,liyx@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