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1年至2014年,抚顺石化累计亏损高达230亿,但2016年上半年,抚顺石化实现效益15.9亿元。新一届领导的无间合作让抚顺石化走上了“逆袭”的道路。不过,人员冗余,竞争加剧,抚顺石化在脱困的路上依旧任重而道远。
八十八年。翻开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石化”) 的历史书卷,便如同翻开了中国石油炼化产业的发展史。
这里曾经是中国炼油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石油炼油工业技术“五朵金花”中“三朵”绽放的地方,曾担负着我国1/6国防用油和1/7农业用油的生产任务。
然而,对于李天书来说,自2014年空降抚顺石化总经理以来经历的故事可谓跌宕起伏。
2014年,抚顺石化再度亏损41.7亿元,在中石油内部的炼化板块内排名倒数第三,已是连续第三年亏损。此前的2013年,抚顺石化亏损约60亿元,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亏损65亿元。这家始建于1928年、荣耀了几代人的老牌国企陷入了重重困境。
“刚来的时候确实面临很多困难,降本增效的压力很大。”李天书坦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而在他到来后的2014年至今,和党委书记钱新华的无间合作让抚顺石化走上了“逆袭”的道路。
2014年当年,抚顺石化减亏16亿元,位列中石油炼化板块第一,2015年减亏44.1亿元位列第二。2016年上半年,抚顺石化实现效益15.9亿元,其效益水准与2011年才正式投产的中石油最先进炼化公司——广西石化相同,位列第六。
“和李天书的合作很愉快,我们两个人脾气性格很合得来。”在钱新华办公室里,他带着一点东北口音,微笑着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聊他和李天书合作的故事。“我从车间干起,在抚顺石化待了一辈子,也有很多想法并不被领导重视,但是跟他在很多方面想法很像。”
空降而来的总经理,加上工作三十余年的技术型党委书记,二人合力将抚顺石化拽出亏损泥潭。而在这一切背后,则是一家耄耋炼厂的重生轨迹。
优化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抚顺石化大幅减亏的2014至2015年,炼化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幅度达35%,中国国内面临着非常突出的炼化产能过剩局面。2015年,依据石化联合会的数据,中国国内的炼化产能过剩达1.38亿吨,无论是国营炼厂还是民营炼厂,都面临非常大的去产能压力。
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26.9亿元的炼油和乙烯项目,并于2012年建成投产,抚顺石化开启了产能迅速扩张的大门。
至2012年,抚顺石化已经成为了一家大而全的炼化企业。随着“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大项目建成投产,年炼油能力达到了1150万吨,并拥有100万吨的大乙烯产业链。同时还是石蜡、润滑油基础油、烷基苯、合成树脂4个世界级原料生产基地。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抚顺石化开始滑向了连续三年的亏损。
“亏损的原因还是成品油价格倒挂。”钱新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些年,抚顺石化陷入很严重的亏损。2011年至2013年亏损近190个亿,2014年之后才慢慢好转。成品油的价格相对原油来说低很多,炼油根本不赚钱。”
但依据抚顺石化提供的资料看,即便是在当年炼化板块陷入亏损的中石油集团内部来说,抚顺石化依然处在倒数第一的位置。
而除了客观环境以外,密集上马大项目所带来的后遗症也让抚顺石化陷入结构性困境。李天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当时大项目建设完毕之后,对于技术的消化和结构的调整存在许多不足。“而且我们在发挥人的积极性灵活性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管理有很多短板,导致最终出现巨额亏损。”他说。
“我们现在的想法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李天书说。对于抚顺石化来说,目前优化投资收益结构已经得到验证的办法,就是在现有产能结构的基础上,深挖设备潜力并优化产品结构。
“很多人对于去产能的想法就是,这个装置不行了或者落后了就要拆除掉,但实际上这些装备可以利用的地方还有很多。”钱新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所谓的深挖设备潜力。“我在十多年前就一直在大力推广这个理念,不过大家都觉得这样不行,觉得我傻。”
在过去数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思想理念下,无论是抚顺石化还是其他的国营工厂,纷纷上马了大批的新项目,而对于盘活现有设备则鲜有兴趣。但钱新华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务实,并且是对旧有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即便是中石油这样庞大的企业,现在也开始在思维方面悄然转向。钱新华对于旧有设备持续深挖效益的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肯定,而这也激励了他进一步实施他的想法。
目前抚顺石化所拥有的两台小乙烯设备,在钱新华的计算下已经成为下一步优化产能的目标。他计划将现有的这两台30万吨装置的产能直接提升30%,但需要中石油集团两亿八千万元的投入。
不过钱新华表示,在经过他的计算和推演之后,两亿八千万元的投入可以每年产生接近五亿元人民币收入。而在目前的炼化行业,拥有如此投资回报比的项目已经凤毛麟角。
面对如此高的投资回报比,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安全。将一个设计产能30万吨的装置提升至40万吨,需要在安全方面进行更多的考虑。“所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应用这个思路,不懂技术的人太多了。”钱新华说。
他继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装置在扩产后都会进行安全实验和负载实验,在没有问题后才会真身进行生产。“我的想法太多了,要是有个民企挖我过去肯定赚大钱了,”他笑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我从毕业就在这里待了28年到现在,打算一直干到退休。”
结构调整
技术的基础以上,李天书承担了更多理念、决策的调整工作。
在李天书的办公室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了一封来自抚顺石化自身行业研究团队提供的一份当日企业利润及装置利用的报告。报告显示,在2016年7月4日当天,实际销售利润725万元,大蒸馏装置负荷106%,加工原油2.4万吨。
实际上,类似的研究报告和利润报告,每天上午都会由专人送到李天书的办公室。而在经记者允许后,他点燃了一支烟,开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剖他的管理思路。
依据公开数据,2014年,辽宁省GDP增速为5.8%,到了2015年这一速度仅为3%。与GDP断崖式下跌相似的是2015年辽宁省的固定资产投资1.76万亿元,降幅接近三成,也是去年全国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省份。
再从中石油集团看,受油价的下跌影响,其盈利状况并不乐观。“中石油的现金流不是很健康,盈利能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在没有进一步大投资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挖掘自身潜力进行效益提升。”李天书说。
通过比较,抚顺石化选择了独山子石化和镇海炼化两家中国大型炼油厂作为对标对象,并且通过各项鼓励措施,每年分层级展开经济活动分析逾千次,基于大量的数据决定装置的生产方式,并且按日测算各个班组的效益。而在抚顺石化上下,能够实现通过每日效益测算调整自己生产的班组,有2000多个。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决定企业效益的是你的比较优势。”李天书说,“国内全球的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我们都要考虑。同行的进步,同行的技术,他们的管理和策略,我们都要关注,从而调整自己的步调。”
但除此之外,抚顺石化也在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和情况比较后,找到自己的特色。依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拿到的一份数据,目前在抚顺石化的原油结构中,有700万吨是大庆油田的原油,100多万吨辽河油田的原油,这两种原油的共同特点就是石蜡基。而目前的抚顺石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蜡生产者。
李天书的目标,就是通过生产石蜡确立抚顺石化的特殊地位。依据一份数据显示,石蜡基原油资源一直是处于减少状态,但其总需求却以每年2%的速度小幅增长。李天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石蜡是炼油系列的产品中效益最好的。
中石油的一份统计数据中也显示,目前抚顺石化在东北9家使用大庆原油为原料的炼化企业中,每吨油的边际效益达到了783元,位列第一。“下一步我就想把我们的微晶蜡产能再扩大40万吨。”钱新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微晶蜡比石蜡价格更高,一度每吨上万元。”
由于化工产品的价格浮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2015年放开进口原油使用双权以来,来自地方独立炼油厂的竞争也使这一市场不再是国资企业的天下。而价格的波动和竞争的加剧,也导致目前抚顺石化的开工率一直处于73%的低负荷状态。
今年以来,丙烯价格持续低迷,无论是供应侧还是需求侧,对于丙烯方面的兴趣都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丙烯装置有所调整,下降了它的分量。”李天书说,“但那些能为我们创效的装置,我们都在100%负荷生产。”
依据抚顺石化提供的数据,2015年间歇开停工35套装置,运行69套装置,不仅降低了炼油的综合损失率,装置的损失率也大幅下降,同时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包袱”难甩
然而,抚顺石化在脱困的路上依旧任重而道远。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炼油工厂,传统国有企业的积弊都能在抚顺石化身上看到。
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抚顺石化集体企业北天集团,现有职工7000余人,平均年龄高达52岁。接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这家集体企业又有了接近55个分公司和110个账户。
在2014年,北天集团所承接的外包工程单高达18.4亿元,业务量相当充足,但依然亏损了1000万元。“随后通过一系列的系统改革重组,把北天集团整合成劳务、建安、工业和创投四个板块,当年综合收益就有9000万元,效果明显。”李天书说。
但其实,集体企业的改革对于抚顺石化而言并不简单。“有许多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群体,对于改革的抵触还是非常大。” 李天书说,“同时,也有很多职工并不理解我们的做法,改革的推进并不容易。”
除了集体企业以外,冗余人员多也是抚顺石化的另一弊病。“对于老炼厂来说,设备其实不算负担,整治维修以后还能使用。”钱新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冗余的人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2014年至今,集体企业的人数由9000多人优化至7000人,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李天书的计划是,通过不再签约和退给劳务公司的方式优化占较大比例的外用工。
“目前我们的集体企业已经不再进人了,这两年收进来的应届毕业生也只有400人左右。”钱新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我们自己的工人就依照自然减员,下一步有可能要再进一步启动内退的程序。”
不过,无论是钱新华还是李天书都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价格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来说,人力的冗余和浪费也将会是横亘在他们增效之路上的一座大山。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