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广东省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广东省医药产业产值拟达4000亿元,高出早先广东省提出的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0年,广东全省医药产业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2%;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而今年初公布的《广东省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预计到2020年,广东医药工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药品流通销售5000亿元。
此外,广东还提出,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医药企业1家,超500亿元的医药企业2家,超100亿元的医药企业10家,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与此同时,大型、中型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比重分别达到10%以上、7%以上,争取研制成功10个以上新药,3-5个原创性新药,新药单产品销售超100亿元的1个,超50亿元的3个,超10亿元的20个,超1亿元的50个,主要产品和领域国内领先。形成以广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深圳国家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基地等为核心的珠三角医药产业集群和岭南道地中药材原料产业集群。
《方案》表示,鼓励和支持大型医药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托管、参股、控股和联合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做大企业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支持医药流通骨干企业通过整合再造,向产业链纵深发展,提高流通效率和水平。
根据《方案》,广东将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医疗健康服务业领域,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依法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规范、公开医疗机构审批程序。鼓励有资质的个人依法开办个体诊所,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符合广东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
此外,在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上,《方案》提到,在医药领域开展智能工厂培育试点,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全方位应用,推进医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强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支撑的移动医疗终端及远程、智能医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重点开发可穿戴设备、医用机器人、远程医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和智能医疗器械。加快建成互联互通的省、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动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工程,推进网络医院试点建设。积极推进远程医疗建设,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部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健康云服务行动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