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影业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今年暑期档尽管拿下124.3亿的票房,但与去年同期票房收入124.6亿相比下滑0.29%,而2014、2015年同期增速分别是55.12%、37.78%。今年中秋档更冷,电影票房总收入为5.0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05亿元相比,下滑15.87%。但去年中秋档只有两天,而今年则有三天,可见下滑幅度有多大。
实际上,中国电影票房在4月、5月就出现了负增长,现在整个市场都在反思持续几年高增长的票房为何突然慢下来,甚至负增长?对于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反映了经济下行冲击了娱乐消费,还有人感觉到地产市场的火爆让市场转移了视线,等等。但是,宏观经济的变化并没有如此明显,更没有发展到影响观看电影这种小额消费行为。当然,票补额度从去年的40亿下跌到今年15亿元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因为电影不好看。事实上,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是一个“意外”,而非常态。以去年暑期档为例,连续推出现象级国产片,例如《捉妖记》、《夏洛特烦恼》、《大圣归来》、《煎饼侠》等,这种佳片(相对而言)扎堆出现制造了一种社会效应,即观众持续关注国产电影,成为一种全民讨论的话题,认为中国电影出现了质的飞跃,这种氛围吸引了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这些佳片同时出现是一个意外,具有高度的偶然性,与此同时,其中的每一部电影本身也是中国电影业中的一个“意外”,所以,这种双重意外创造了去年暑期档国产片票房新纪录,而今年同期即没有单部电影给出意外惊喜,更没有“惊喜”扎堆,对于观众而言,烂片太多让人缺乏进入电影院的观影欲望,进而又影响到整个观影舆论氛围,票房增速下滑也就理所应当。
需要反思的是,去年为什么“佳片”扎堆,而今年却不见踪影了呢?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这几部影片全部是新导演的作品,即都是他们进入电影业的首部作品,而不是专业的电影导演,带来了与中国电影商业文化不同的制作风格;其次,他们准备以及制作的过程比较漫长,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品质比较高。
比如《捉妖记》制片人江志强与首次做电影导演的许诚毅为这个故事策划了五年时间,投资高达3.5亿元,也是国内首次运用新技术制作;《大圣归来》整部影片经历了8年酝酿,3年制作,也是导演田晓鹏的首部电影作品。至于《夏洛特烦恼》,则是由开心麻花团队在2012年首度推出的话剧改编而来,也就是说故事和表演已经经历几年的反复锤炼;《煎饼侠》则是由长期制作网剧的大鹏执导,由他长期合作的团队出演,萃取了过去几年喜剧表演的精华。
这些导演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市场属于“异数”,按照目前电影业的规则,一般制作方式不会准备那么久,也不可能制作那么长时间。制作方厌恶风险而又想趁市场繁荣捞一笔的心态,导致电影制作公式化。以今年暑期档为例,大部分电影模式是“颜值偶像+IP内容”,他们制作过程比较粗糙,急促,原本并不是想通过电影质量吸引观众,因为中国电影业还没有这个自信,也会有很大的风险,“颜值偶像+IP”的模式意味着可以吸引偶像粉丝与IP粉丝的基本盘,实现票房保底。
说到底,去年的佳片是“工匠精神”的结果,但这种精神与目前浮躁的电影商业文化格格不入。首先,过长的制作时间与成本是资本不愿看到的,因为资本不喜欢冒险,同时又特别贪婪,希望在保底模式下快进快出,赚取快钱;其次,与市场庞大的需求、资本疯狂的追逐相比,能够坚持工匠精神,做足准备的电影人太少,而且制作周期又比较长的话,那么,这类电影的供给就比较少。
中国电影经历了去年的高峰值后,正在往下走。因为现在市场上的资本开始大规模转向网络大电影,因为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影片质量要求不高,对于制作方而言,不用去电影院冒险,因为制作、发行成本太高,而且电影观众很挑剔,而网络大电影观看成本低,广告植入可以肆无忌弹,成本很容易收回。这种“下流”趋势是以降低电影质量为代价,但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培养一批新人,为中国电影业的未来储备力量。(编辑 张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