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带队的国务院第二十督查组,在东北三省进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中央政策执行情况督查。
马建堂的调研行动,是国务院20路督查组进行第三次大督查的缩影。根据工作安排,此次大督查实地督查涉及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30个部门。督查组中有15组“督地方”,另5组“督部委”。
目前赴地方的国务院各督查组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站,全部实地督查工作即将进入尾声。
从督查获得反馈的情况看,地方建议国家出台有力措施,进一步降税降费呼声比较高。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河海大学刘奇洪认为,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如降低成本,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还需要有实质性政策出台”。
督促去产能
根据了解,国庆前,国务院督查组将结束此次年度的大督查。
本次国务院督查组采取实地调研、督查,以及开座谈会听取建议等方式进行。其中,去产能是此次督查的重点内容。
今年8月31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每吨495元,比年初上涨125元,涨幅33.8%,比7月末上涨65元,涨幅15.1%。在煤炭价格快速上升情况下,企业目前已经存在利润,这使得企业去产能面临利润的巨大诱惑。钢铁行业也如此。因为今年9月28日,河北地区钢坯价格为每吨2100元,相比去年12月底的低点,价格已经上升了30%以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称,目前一吨煤矿可能有200元利润,此时要求企业减少产能难度比较大。
国务院第七督查组组长、国土部部长姜大明在听取邯矿集团化解产能工作的做法和措施后表示,煤炭去产能控产量的信心不能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
姜大明称,要积极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土地、厂房等资源,认真谋划,力争找到一些适合市场竞争、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同时及早谋划明年的去产能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地方呼吁降税降费
国务院各路督查组在地方获得的一个共同反馈,是希望国家降税降费,进一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比如9月19日,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第十六督查组在重庆举行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时,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建议加大机制体制改革力度,一些民营企业面临投资意愿和投资方向的困惑,应扩大民企直接融资范围,设立过桥基金,让民企更有发展动力。
国务院第二十督查组在东北召开企业家和创业人士座谈会期间,也有代表建议国有银行多向优秀的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倾斜,解决它们的融资难和贵的问题。政府可从提供信用担保、提高增值税起征点、促进专项资金等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也有创业人士建议,要制定民营中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并落实到基层,为企业未来发展留有更大资金空间。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向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第九督查组建议,对蓄电池行业量身定制差异化税收政策,对于诚信守法、规范生产的正规企业所缴纳的电池消费税实行全额退返。
国家从今年1月1日起,对电池企业征收4%的消费税,目的是“以征代管”,但是增加了正常企业的税费,影响了技术研发的投入,但是“三无”企业不交消费税,这样诚信守法的正规企业将受到更大的打击。
对此,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目前银行利率并不是很高,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仅仅4%,而企业年贷款利率达到10%,最核心的问题是中介业务加大了融资成本。
“银行在基准利率上有对企业未来的估计与判断,同时考虑到风险,所以利率不会太低,同时银行为保证资金安全,对中小微企业还是惜贷的。 国家还是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于想要支持的行业,政府可以直接降税。”陈冀说。
但单纯降息并不能解决现在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陈冀进一步分析,因为降息会导致一些资产的泡沫进一步提升,比如房地产投资热,进而带动水泥、钢铁等产能过剩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成本与价格研究室副研究员王振霞认为,降低企业成本的确难以靠降低贷款利率,核心还是要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这方面降低企业的社保成本很重要,因为目前社保和税收占据了职工工资的40%,国家应更多将资金投向医疗、教育等领域,降低个人社保税缴费成本。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dingjun@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