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11月19日指出,未来在能源的生产、消费领域将会出现大的变革,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地位将下降,人民币可以趁势而上,逐渐接替美元。目前要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加快上海自贸区石油期货等相关品种的推出,人民币衍生品也要尽快推出,不要因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就慌了手脚。
他在当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资产管理大会”表示,目前没有理由担心人民币贬值。他认为,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走强是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然而,SDR中人民币占有10.92%的比重,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如果按照10.92%的比例重新配置外汇储备,那么海外就会形成7—8万亿元的人民币资金池,这个需求会拉动人民币不断升值。
中国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浙江新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杨宏森在演讲中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汇率既不在乎升值也不在乎过分贬值,换句话说,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最重要。
他说,一个国家货币能否走出国门,最终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在全球的影响力决定的。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加入SDR近两个月以来,人民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波动,这让民众在心理上存在一定恐慌。在百姓心里,似乎人民币升值才是好事情,毕竟“钱更值钱”会让民众对自己的资产更有信心。但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却对于国际化没有太大好处,人民币如果保持持续升值,会造成游资热钱逐步流入并持有本国资产,国内金融市场出现泡沫,实业也受到冲击,空心化现象将会愈发严重。“当然,我也并不是认为贬值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关键在于一个度。”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