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杀跌的元凶是谁?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岳薇 2017-01-17 08:10: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周日,两个山西商人坐在一起,向外界分享了两人惺惺相惜的幕后故事,公布了一桩150亿的生意。

周一开盘,乐视网上涨3.02%,一度冲高涨逾8%,午后震荡下行最低跌5%,收盘下跌1.12%。创业板指数更创熔断以来新低。

就在乐视讲故事的上个周末,A股场外怨气浓重,不少投资者纷纷怒指IPO提速导致指数连续下跌。

有投资者把创业板指399006和创业板综399102的K线图叠加,惊奇地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创业板中跌幅更深的并不是业绩差的股票,而是业绩更好的权重股。

创业板里的“好学生”跌出了格。

在本轮以创业板权重股领跌的指数杀跌中,实际上已出现了两大“元凶”。一是上市公司外延式定增重组预期下降或承诺已无法兑现;二是深知内情的认购资金或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集中爆发。

近几年来,在鼓励并购重组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定增、重组成为驱动投资的主要事件,而这也催生了创业板的大牛市。以乐视网、东方财富、华谊兄弟等为代表的创业板权重股纷纷依靠外延式发展实现了高速增长。

这种高速增长建立在对外收购实现并表的基础上,简而言之就是花钱买利润。每年,都有大批上市公司花大价钱买来的收购对象无法完成业绩承诺,而近期一些知名公司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这种滚雪球式的对外投资不能无限继续下去。可以预见,依靠外延式并购的业绩预期撑起的创业板市值“神话”在未来还将被“挤泡沫”。

近期还有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12月A股解禁约3700亿,其中来源于IPO的解禁金额不到千亿,而定增解禁金额达2800亿,占据大头。而自2016年下半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花样百出,清仓式减持、股权转让式减持、高送转“搭台”定增解禁等,令人眼花缭乱。

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的定增规模接近1.7万亿,是IPO融资额的10倍,创业板定增则达到了1900亿。前期参与定增的资金有多活跃,后期解禁压力就有多大。与定增相比,IPO所谓的“抽血”功能被市场放大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