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2017投资策略扫描:权益类配比提升 趋势性机会模糊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就多策略投资而言,某华北股份行资管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做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行投资回撤和头寸管理,2017年确实提高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目前钱还没放出去,会有管理人统一招标流程。”

2017年,资产配置究竟如何进行?权益类投资空间在哪?机构且行且探索。

“我们对股市的态度,四个字,乐观谨慎。”某华南股份行资管部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投权益类(股票一级半和二级市场)的头寸已经准备好,和投资团队强调的是前两年定增的单票黑天鹅可能会增多,要小心避雷,绝对不能只看概念了。”

相对2016年,银行资管普遍提高了对权益类的配置比例,但在“准备好钱”和“放钱出去”之间,银行的顾虑也很明显。

打新性价比进一步降低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其自主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达8000亿元,相当于一家排名中后的股份行总体资管规模。在连续三年实现年化8%以上的资产组合收益后(8.06%、8.28%、9.72%),2016年资产组合收益为4.05%,波动率继续控制在0.59%左右。

“虽然从私行客户的角度看,这个收益可能很一般,但2016年能做到这个收益已经不错了。”某国有大行资管部投资经理认为,“2016年上半年,三年期AA+债券一度收益降至3.8%,再加上各种管理费,能做到4%已经很不错了。去年一年期非标资产收益率也就在4.2%-4.5%。”

在股票配置上,全市场投资者,特别是私募机构,更早看到了股票打新收益的下降。“打新去年10月中旬以来就不做了,对底仓要求提高,对网下申购设置上限后,打新性价比很差。”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去年8月下旬,该基金人士则表示,已经不接一对一纯债投资资金,其上半年打新收益一度可达年化20%以上。

前述国有大行资管部投资经理还表示,2016年新投资资产收益和产品发行利率很容易出现倒挂,但2015年该行投资的三至五年期债券收益可观,其中部分收益在5%以上的存量资产可拉高资产池整体收益。

2016年初股市波动发生熔断,年末债券市场因去杠杆和代持风险事件引发巨幅震荡,让2016年的整体投资收益“不那么好看”。

根据中信证券的模拟统计,如果2016年100%配置中债全债指数,年化收益为1.62%;若配置90%的中债全债指数,10%的中证100指数,收益为-3.37%。两个数据都在过去10年收益排行中排至末位。

不过,综合10年(2006-2016)数据来看,按照上述模拟统计,纯债投资的复合年化收益为4.49%,股债混合为6.60%。中信证券研究认为,从相关性看,除2006年外,股票、债券和商品每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多资产配置理论上可提升收益风险比。

多策略预期收益测算

就多策略投资而言,某华北股份行资管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做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行投资回撤和头寸管理,2017年确实提高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目前钱还没放出去,会有管理人统一招标流程。”

前述华南股份行资管部高管则表示,12月底已经放出一波权益类委外资金。“整个2016年股票这块的收益只有1%-2%,其实是不乐观的。按照最近的行情,肯定要控制仓位,绝对不会加仓。”

该资管部高管还表示,正在研究新三板企业在主板上市的投资机会,及设立相关母基金进行投资的可行性。“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价格。”

某大型券商2016年11月的路演材料显示,其多策略投资方案主要分“结构性产品+股票”策略和“债券+股票”策略。

结构性产品即本金投资于存款、国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产生一定收益安全垫后再挂钩某个标的,投资金融衍生工具。

在“结构性产品+股票”策略推荐方案中,该券商收益预测显示,若投资金额为10亿元,在投资80%的结构性产品,采用10%事件驱动主动管理策略和10%的统计套利量化策略条件下,历史平均收益为9.8%。未来一年沪深300涨跌幅在上下20%的前提下,预估组合收益率区间为3.7%-13.7%。

而在“债券+股票”策略推荐方案中,固定收益资产净值占90%以上。

“一般权益类不会超过30%的比重,不过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做绝对收益,5%-6%的权益类配置比例较好。”上海一家保险资管投资经理表示。

根据上述大型券商的“股+债”投资策略,资产组合总体久期在1.5-2年,总体杠杆1.8倍,组合静态收益率将在4.56%左右。

如果达到一定安全垫后,再通过打新、波动操作等套利手段增厚20-30bp,即预计组合总体收益可达4.76%-4.86%。根据该券商测算,当未来一年沪深300指数涨幅在上下10%之间时,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在5.07%-6.95%之间。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