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下称“中煤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6年度,下称《报告》)。
据中煤协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全国煤炭行业退出产能超额完成目标,约在3亿吨左右。然而煤炭行业效益仍处于低位。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供需平衡依然是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
煤炭研究人士认为,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并组织部分铁路局、煤炭、电力企业签订了年度运输互保协议。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将有助于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中煤协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9.4%。预计2016年全国煤炭产量在34.5亿吨左右。2016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6万亿元,同比下降4%。利润总额850亿元,同比增长156.9%。
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年初增加44.2点,增福38.1%;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639元/吨,比当年年初回升269元/吨,增长72.7%;其中上半年价格回升30元/吨,7-11月回升300元/吨,11-12月价格下降了60元/吨。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1489元/吨,比2016年年初回升920元/吨,增长161.7%。
相较于2015年,2016年的煤炭行业情况有较大好转。然而,中煤协副会长姜智敏称,虽然目前煤炭价格处于合理水平,但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行业脱困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煤价回升时间较短,大多数煤矿仍处于累计亏损状态,弥补前几年的巨大亏损还需要时间。特别是企业资金链紧张状况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还有相当多煤矿欠发职工工资、养老保险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看到当前煤炭需求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尚缺乏坚实基础。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供需平衡依然是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
从消费端看,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继续下降1.3%。电力、钢铁等主要行业耗煤同比仍然下降。因此,煤炭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姜智敏认为,煤炭行业仍要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安全、环保、质量、资源、能耗、技术和信用约束,依法依规退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的产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科学实施减量化生产,促进产业升级。
另据透露,目前煤炭与下游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绝大多数都有量有价,而违法违规产能整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关专家认为,2017年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政策调控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月2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部所属的北京、太原、西安铁路局分别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四大煤炭企业,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五大发电集团,共同签订了2017年煤炭中长协产运需三方铁路运输互保协议。该协议被业内称为“加强版”长协合同。
与以往相比,此次协议明确了年度运输互保协议运量、三方权利与义务,特别是细化了违约承担的经济责任,大大增加了协议的约束力,有效促进了煤电运联动保均衡生产的机制建设。而煤炭企业人士告诉记者,铁路部门作为第三方参与到煤电长协中,将进一步提高长协合同执行率,有利于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此前,国家发改委、中煤协、中电联、中钢协共同发布的《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建立了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将2017年重点煤电企业5500大卡动力煤长协价合理范围定在500-570元/吨。
煤炭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农历新年过后,煤价继续回调的可能性较大,但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撑腰”,煤价有望保持在一定的区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