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诚信为本。言而无信者自当受罚。但近期一些案例显示,一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任性”,上市公司遭殃。
以金亚科技为例,其实际控制人在财务上做的手脚,已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愤怒。然而,监管部门的调查结论未出,金亚科技却蠢蠢欲动,资本运作不断上演。
上市公司方面也是伤痕累累。金亚科技多次提示,公司股票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2016年5月,全国首批股民已起诉金亚科技证券虚假陈述进行索赔。成都中院依法受理案件后,金亚科技提出管辖异议。2016年12月,成都中院依法驳回管辖异议,预计最快几个月后一审将开庭。
再以振芯科技为例,其实际控制人何燕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处罚金三十万元。尽管该公司一直强调,实际控制人仅仅扮演财务投资者角色,并没有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但何燕获罪的影响着实不小。
1月10日,振芯科技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3913.59万元-6261.74万元。而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就达6543.83万元。对比可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业绩极其惨淡。
往前追溯,去年11月,振芯科技公告称,董事会决定终止定增计划。公司将原因归咎于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但按照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有关规定,“若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最近12个月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受到刑事处罚,上市公司将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振芯科技定增正好在该时间周期内。定增终止,对于振芯科技多个急需资金投入的项目而言,其影响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实际控制人有污点,“野蛮人”伺机上位。如成都路桥,其实际控制人郑渝力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在羁押期间,自然人李勤乘机违规举牌,成为成都路桥单一最大股东。随后,李勤“野蛮”的面目即现,胡萝卜加大棒,争夺成都路桥董事会控制权。成都路桥现任董事会不得不应战,双方来回交锋已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一方面,成都路桥业绩颓势尽显;另一方面,公司转型亦遥遥无期。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6年,至少有十家以上A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老板出事,上市公司也因这些污点而在公司经营、再融资、并购重组中受到诸多限制,损失不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应警惕实际控制人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及早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体系,布设防火墙,不能让上市公司为“污点”实际控制人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