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一项行政命令,规定美国将在120天内禁止所有难民入境,在90天内暂停伊朗、苏丹、伊拉克等7国公民入境,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该禁令一经公布就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引发广泛抗议,美国企业界尤其是众多高科技企业也加入到抗议阵营当中。
美国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皮柴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批评该禁令,称其“令人痛苦”。脸书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美国不应对难民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关上大门。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也对该禁令“深表担忧”,并表示公司不支持该禁令,并将为受其影响的员工提供帮助。
除口头表达不满,这些高科技公司还采取实际行动支持抗议活动和针对该禁令的司法行动。目前,谷歌公司已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等反对该禁令的3家机构设立了一项400万美元的应急基金,推特、脸书公司的不少高管和投资人也向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捐款,并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人们响应,该组织仅在上周末就获得了2400万美元的在线捐款,是以往在线捐款额的6倍。此外,Airbnb公司决定为受该禁令影响的人提供免费住宿;微软公司也表示,将配合华盛顿州总检察长弗格森,为他就“入境禁令”违宪发起诉讼提供信息。
通常而言,企业不会公开反对一项行政命令,而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此番抗议和对策着实是因为特朗普的“入境禁令”动了他们的蛋糕,且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掐住这些企业发展的要害。资本市场首先嗅到了这一危机,禁令于上周五发布,本周一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苹果、微软、亚马逊和脸书五家企业的市值共计损失320亿美元。投资者担心,特朗普的禁令将影响这些高科技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
确实,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繁荣极大地依赖于来自海外的高素质员工。据悉,此次特朗普的“入境禁令”仅在谷歌一家公司就让近200名员工的家庭受到影响。而根据数据网站Statista的统计,2014年,美国64.5%的H-1B工作签证发放给了高科技产业。而且,根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新的行政命令,将大规模修改美国的工作签证系统,未来美国公司必须优先雇佣美国人,H-1B工作签证的数量也可能被削减至每年6.5万个。
如果这一新的行政命令得以实施,美国高科技产业无疑将面临巨大挑战。对这些企业而言,最重要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一直在呼吁美国应增加H-1B工作签证的数量,不少美国高科技企业在海外设立分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各国的高技术人力资源。据悉,除了目前的抗议活动,美国科技企业界也在努力寻求与特朗普政府进行沟通。微软公司已经向政府提交一份申请,要求如果上述七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持有有效的美国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并没有犯罪记录,他们赴美国参加商务活动或者家庭紧急旅行应被排除在禁令之外。
除高科技企业明确反对外,美国其他领域的大企业如高盛、福特汽车等也对上述禁令持反对态度。目前入境禁令的实施细则还在制定过程中,其后续影响以及特朗普政府未来是否会出台进一步收紧海外工作签证的行政命令还需要观察。面对来自企业界的激烈反对,特朗普政府恐难以真正实行一刀切的入境禁令,但无论如何,新总统上任后的这把火加重了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担忧,特朗普时代,硅谷能否延续繁荣的不确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