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警惕城投债重估压力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断规范,2017年后地方政府将不再对城投平台债务承担偿付义务,财政兜底效应相应减弱,叠加地方政府财力增长乏力,地方债置换接近尾声,城投债面临巨大的价值重估压力,近期高等级城投债与产业债间负溢价的消失已印证了这一判断,未来随着城投债置换的进一步推进,城投债估值上行压力依旧不容小觑。
申万宏源:城投债置换案例将增多
如果债务置换阶段老城投不进行置换,那么政府将收回对应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无论是出于政府要求还是城投企业充分利用最后一年债务置换额度的考虑,2017年拟参与提前偿还的城投债会越来越多;如果按照票面价值置换,部分城投债二级市场投资者将面临亏损,导致市场情绪恶化,对估值造成较大损伤。城投企业在财政风险较高地区或自身经营风险较大的,更可能面临提前置换风险,发债企业与债券持有者更有意愿推进提前置换议案。
中信证券:关注首单示范效应
“12伊旗城投债”置换成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关注其对其他平台的示范效应:信用资质差、二级市场估值价格与票面价格相距不大的债券置换可能性更大;双方互赢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公开市场债券置换,多数债券恐难置换,测算可能置换的量在2200亿-4600亿;总体来说不必担心债务置换的现金损失,但是关注债务置换完毕后对城投债估值体系冲击;关注较低级别、区域历史负担轻、未来潜力大的新区。
民生证券:弱势与分化是主基调
除了短期的利率相对变化,对于政策冲击的中长期影响,我们认为,置换期间不确定性长期存在,加上置换完毕城投公司以存量债务维系的与地方政府之间信用依赖关系的加速打破,决定了企业资质很难重演2015年初的反转。从企业资质的变化看,整体走弱和个体分化在置换结束后一定时期内会是城投公司的主流趋势。(张勤峰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