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都是从事实业经营数十年的知名企业家,以精准的眼光和不懈的坚持成就了相关产业的领军者地位;他俩,也是每年两会的“老面孔”,数年来积极建言献策,合计提出了上百份建议。刘永好与李东生,这两位深耕在各自产业的企业精英,选择在3月4日下午分别召开媒体沟通见面会,而无论从行事言谈,还是关注焦点,两人竟有颇多相近之处。
或是连续多年参加两会的缘故,刘永好与李东生对媒体都已不再陌生。李东生在见面会开始前便主动与相识的记者寒暄、打招呼,他也十分理解记者的心情,在提问环节主动说:“给那位记者一个提问机会,他举手已经举了很久了”。而在刘永好稍后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细致的他敏锐观察到了前后座位的高低不同,开场时主动强调:“我发现我坐的位置比较高,这不太妥,因为我和你们(指记者)一样,我们应该是坐在一块儿、平等地交流沟通才好。”
再仔细回味两人的发言内容,无论是刘永好还是李东生,在今年都对过往的参会经历特别有感触。李东生在会上讲述了他所感受到的、过去十几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变化,以及他自身从事实业经营的感受。刘永好更是从1993年首次参加两会讲起,花费了二十分钟仔细回忆了他25年来参加两会的点点滴滴。“这25年来,我一共提出了150多份建议,总体来看,因为我是农民企业家,所以我过去所作的发言主要围绕两大方向,一个是农业领域,一个是民营企业群体。如今,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对产权的保护,以及对农业的重视、对现代化农业的推动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实质性的进步。”
毫无疑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以刘永好、李东生为代表的企业家群体,多年以来凭借着自身努力在国家政策的东风下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同时也在国家经济建设的细分产业领域作出了贡献,国家也乐于倾听他们这一群体的声音和建议。在今年的两会上,企业税负话题则成为两人共同的关注点。
2016年以来,随着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减税降费”政策为大部分企业带来了实惠,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更大活力。在充分认可这一政策的同时,李东生还结合所处半导体产业的特性,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对半导体显示/芯片产业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议》。在李东生看来,在实体经济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核心基础工业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例,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芯片两个产业的单个项目总投资均超过500亿元,其中资本金约占50%。但即使在经济和产业市场较好的情况下,净资本(年)回报率也很难超过10%。而一旦遭遇经营环境不好的情况,企业的利润将变得十分微薄,甚至出现亏损。鉴于半导体芯片和半导体显示产业都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报期长、技术流程相似、战略意义显著等特点,他提出,如果能适当降低上述两个产业的税率,将有效地扶持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许多从事实体产业经营的企业家最近都提及了税费话题。那么,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减税降费”的背景下,为什么企业对税负的反应反而愈加明显了呢?对此,刘永好在媒体沟通会上也结合自身实业经营情况谈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刘永好指出,前几年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好,企业利润空间大、赚钱多,因此即便当时税费较高,企业也可以承受。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行业产能出现过剩,产品毛利空间下降,甚至一些企业的税负高过了利润,这就使税费问题凸显出来。不过,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已通过“营改增”等措施来减轻企业负担,目前来看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为国内从事实业经营的杰出企业家代表,数十年如一日巨资投入传统制造产业到底值不值?在这次媒体沟通会上,李东生和刘永好都少见地对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李东生坦言,TCL所从事的制造业,需要巨大的投资,需要时间,需要积累,也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很多人问我,你在华星光电投了好几百亿值不值?这些钱如果投向其他产业,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但我并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的经验就是在制造业领域;其次,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一定是基础,从企业和能力方面做最擅长自己的事情,才能够成功。所以我们坚守实业的精神不会改变。”
刘永好也告诉记者,这二十几年来,他为准备两会工作每年都会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做调研、写建议、做汇报,也有人问他值得么?“我仔细想了想,认为是值得的,因为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尝试,对国家、对社会的进步作了贡献,对我们行业的规范和发展作了贡献。通过我们,把各个行业群体的呼声、意见作了表达,国家也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听取和采纳,进而对国家的繁荣、进步、规范、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值得的。对我自身而言也是值得的,我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众多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他们是中国优秀群体的代表,通过跟他们交流沟通,我的能力,我对社会的认同、对国家的了解、对经济发展的格局都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引导我们的企业少犯错误,引导我们企业科学地决策,引导我们企业更稳健地经营。这些,都是值得的。”刘永好深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