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募行业苦撑了一年多之后,曾是某公募基金投资经理的老孙(化名)选择了逃离,在今年年初完成了清盘,毅然将自己一手创办的私募公司作为壳出售给了他人,而他自己则去了一家券商资管重启职业生涯。
每一轮炽热的行情,总能点燃一波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的大潮,老孙正是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大行情中“公转私”的一员。面对彼时汹涌的奔私潮,多位奔私已久的人士曾道出自己的心声:没有经历过熊市大考,就不知道奔私路上有多艰难,你募集来的钱,只是暂时存放在你处,牛市会掩盖一切问题,一旦行情急转直下,清盘随时可能来临。
尽管演员在不停地更换,但剧情依然如此相似。2015年6月开始,历史罕见的波动来袭,此后余波不断,立足未稳的“公转私”基金经理们遭遇着来自业绩、渠道、团队甚至生存的压力考验。
“公转私” 大不易
老孙的遭遇并非个案。“公转私”高潮之后一般会快速迎来行情的冬天,相似的一幕在2007年和2009年也曾见到。
事实上,老孙在私募界试水一年多就决定抽身退出,并非因为达到了强制清盘线,而是感觉自己身心俱疲无法应对,所以最终选择了主动退出。
老孙在2014年行情爆发之初就开始谋划下海创业,从离职到创立公司再到发行产品历时大半年,终于在2015年初设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并成功发行了一只规模几千万元的产品。但立足未稳,就遭遇了市场异常波动,尽管净值回撤不大,但按照私募行业的绝对收益原则,只有客户赚到钱时,才能提成,老孙2015年没有任何盈利。
老孙的2016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年初遭遇熔断大跌行情后,老孙的净值又下探了几个点,他自此就不敢再提升仓位,也错过了2016年中期的蓝筹行情,一年下来依旧颗粒无收。
在老孙看来,只要净值没有回到1以上,就很难主动出击,只能被动保持低仓位,成了事实的“僵尸”私募。老孙认为,已经连续两年入不敷出,日子难捱,还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如趁早脱身。
“没有良好的业绩记录,很难募集新的产品,公司原来的那只产品规模太小了,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日子都不好过,不如趁早抽身。”老孙感叹到,行情大跌的日子里,每天夜里总是在噩梦中醒来,心头仿佛有千斤重担,白天醒来又要为公司的各种琐事操心,连买桶装水这样的小事都得自己亲力亲为,哪有心思读研报做研究,一想到某些前辈在这个行业苦熬了五六年之后,最后还是不得不清盘,就觉得不如趁早脱身。
其实,老孙的遭遇并非个案。“公转私”高潮之后一般会快速迎来行情的冬天,相似的一幕在2007年和2009年也曾见到。私募排排网研究员陈伙铸说:“多数‘公转私’的结果不是非常理想,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公奔私’高潮出现的时候,一般是行情比较狂热时,大家才有出来创业的动力。公募出来做私募时一般是市场比较高位时,等到产品发行成立之时,行情往往处于阶段性高点。”
2016年是上一波“奔私潮”之后的第一个完整投资年度,但是七成公募背景的私募却出现亏损。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6年纳入统计的75个“公募派”私募管理的1542只私募产品业绩未能翻红,全年平均亏损达到-5.84%。
部分知名“公转私”基金经理所发行的产品亏损严重。某知名新兴产业“公转私”基金经理曾在2015年之初发行了规模超百亿元的产品,其中有一款产品的最新净值目前已经跌至0.58元,该私募的其他产品净值情况也不容乐观。
广东惠正投资管理公司是原易方达投资总监江作良领衔成立的,该公司2015年上半年发行的多只尊享系列私募产品,截至今年2月底净值仍然徘徊在0.55元附近。鸿道投资2015年上半年发行的鸿道尊享系列私募产品,截至今年2月底净值也徘徊在0.55元附近,鸿道投资总经理孙建冬曾担任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
业内人士认为,10亿元的管理规模是私募的盈亏平衡线,10亿元管理规模以上的私募即使没有业绩提成,依靠收取固定管理费也可以达到盈亏平衡。而格上理财的统计数据显示,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自主发行基金的规模整体偏小,81.57%集中在1亿元之内,其中自主发行管理规模高于10亿元的仅有248家,占比仅3.31%。
艰难跨越 从投资到创业
“公转私”的第一关就是自我转型,必须在短期内完成从公募基金经理到私募公司管理人的转变。成本控制就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老孙选择了退出,但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如何完成自我转型成了“公转私”群体必须面对的现实。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成功的投资经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做成一家成功的私募,“公转私”的第一关就是自我转型,管理人必须在短期内完成从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到私募公司管理人的转变。基金经理是一个技术骨干,核心的业务是做好研究,做好业绩,很少涉及公司的管理工作。而成立私募后,不仅要做好投资,还要花很大精力思考如何让公司生存,如何管理好公司。
成本控制就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老罗在“公转私”之初,一切都按照公募基金的标准来设置自己的办公室,追求宽敞的办公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在历经两年多“只出不进”的财务压力后,老罗决定将办公室迁出中心区,单这一项每年可以节省二三十万元。“别小看这些开支,我看过同行在创业五六年后都没有盈利的,没有人知道冬天会有多长,必须开源节流,压缩成本,不能再像公募基金那样大手大脚了。”
做好业绩是活下来的基础。星石投资是2007年成立的,成立之初也同样是行情高点,但星石投资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管理规模从一亿元到百亿元的跨越。谈及经验,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深有感悟地说:“私募的生存环境比公募严苛很多。公募规模大,靠提取管理费就能保障生存,而星石成立时,私募行业刚起步,也没有被纳入监管,资金募集有难度,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业绩做好,依靠超额业绩报酬生存下来。”
投资者付给私募高佣金,是希望私募创造出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而要做好投资业绩,一个过硬的投研团队必不可少。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5年的“公转私”大潮中,“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都是头顶“股神”光环下海的,但这一“点股成金”的能力其实是建立在公募基金强大的平台基础之上的。在离开了原来的平台之后,“公转私”的明星基金经理就亟需弥补投研体系的短板。
杨玲坦言,公募内有完善的投研体系,外有来自券商的丰富的投研服务,私募相对来说内外资源匮乏。公司成立之初仅有1.5亿元的规模,很难吸引到足够多的精英,所以星石坚持采取了自主培养的方案,截至2017年2月,投研人员达到50余人,且大部分是自主培养的。
生存还是死亡 守住净值
要做一家长跑型的私募,铁律之一就是控制回撤,尤其是要守住净值,不能触碰到清盘线,风控必须贯穿投资的整个过程。
在记者采访中,业内人士还普遍向记者表示,要做一家长跑型的私募,铁律之一还要控制回撤,尤其不能触碰到清盘线,风控必须贯穿投资的整个过程。私募行业有严格的清盘线,一般净值跌至0.7元,产品将面临着清盘,一旦清盘,公司声誉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客户也会一去不回头,严控回撤对于任何一家私募意义都非常巨大。
其实,对于私募来说,0.7元的清盘线仅仅是个底线,要获得客户的认可,实际的要求远高于此。不少私募经理称,大部分客户对回撤要求非常严格,要求起码不能出现超过10%以上的回撤。如果回撤过高,即使没有达到清盘线,也非常可能导致大量的赎回,从而威胁到私募的生存。
华东某老牌私募在2009年成立,苦熬了多年后,2016年初悲催清盘。“熬过了漫长的熊市,尽管没有赚钱,一直没有亏损,也躲过了2015年的下跌,但没有躲过2016年的熔断行情。当时有点侥幸,仓位过重,股市下跌的速度太快了,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到了清盘线,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了清盘。”回忆起那段经历,管理人至今还是带着几分不甘与遗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某大型私募,由于管理人一开始就深深懂得防御的巨大价值,在2015年市场大波动之初,就选择了大举减仓,此后反手在2016年加仓蓝筹股,伴随着产品业绩一路走高,管理规模也迅速上了台阶。
在2015年夏天市场大波动之初,深圳某位经过几轮牛熊考验的私募基金经理就对自己的团队下达命令:“我们今天要不惜以产品净值整体回撤2个百分点为代价,也要将仓位全部砍去。”团队中也有人曾不理解他的决断,但回过头来看,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挽救了公司。此后多家机构资金主动找上门来,公司的口碑和管理规模也同步上升。
正如一位资深的私募行业研究员所说,对于“公转私”的投资经理而言,面临的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公募基金是相对收益原则,只要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就能名利双收,但私募基金必须遵守绝对收益原则,保护客户的本金和控制净值回撤具有生死存亡的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