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规模骤降 部分险企新设分支机构或受限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李超 2017-03-09 10:27: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3月7日,保监会点名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复星保德信人寿”)报送的万能险产品存在问题,使得万能险的风险再度引发市场关注。从最新公布的行业数据来看,人身险市场延续分化格局,在监管部门关于中短存续期产品限制以及投资政策调整的影响下,部分公司调整较为明显,甚至存在新设分支机构受限的风险。分析人士认为,部分盲目扩张的中小险企将在监管的倒逼下转型强化布局保障业务,行业格局悄然生变,未来竞争或将愈发激烈。“举牌概念股”可能面临抛售风险,但传统险资的入市增量将逐渐对冲激进险资减仓的影响,未来低估值的股票会受险资偏爱。

万能险再遭“点名批评”

3月7日,保监会网站发布的《中国保监会监管函(监管函〔2017〕9号)》显示,2017年2月,保监会收到复星保德信人寿报送的“复星保德信小福星少儿两全保险(万能型)”产品备案材料。经核查发现,该万能型产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该产品设有两个个人子账户,且最低保证利率不同,违反了《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保监发〔2015〕19号)第十条的规定;二是该产品各子账户之间可进行账户价值转换,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不确定,违反了《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第四条的规定。

根据有关规定,保监会对复星保德信人寿提出三方面的监管要求:一是针对复星保德信人寿产品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保监会不予备案该产品。复星保德信人寿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对于已承保客户,复星保德信人寿应做好客户服务等后续工作;二是自该监管函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禁止复星保德信人寿申报新的产品;三是复星保德信人寿应高度重视产品开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监管政策、监管要求,对产品开发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复星保德信人寿3月8日于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近日,保监会就复星保德信人寿上报的某款产品不符合精算要求等原因做出监管要求。由于该产品在设计中未能深入理解保监会监管精神,造成产品未能符合精算规定的有关要求。复星保德信人寿已紧急停止了该款产品的销售。对于已销售的24单承保件,复星保德信人寿会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保障客户权益,之后将严格按照监管政策和要求,对产品开发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万能险合规性问题此前已经受到保监会的密切关注。2016年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2016年以来,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业务超标的两家公司下发监管函,采取停止银保渠道趸交业务的监管措施,累计对27家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大、占比高的公司下发了风险提示函,要求公司严格控制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

部分险企存新设分支机构受限风险

实际上,行业数据已经透露万能险产品调整的效果。保监会近日发布的2017年1月保险行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包括万能险保费在内的“人身保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数据环比下滑明显,且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

东北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过去依靠万能险等中短期理财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的险企纷纷加速业务转型,前海人寿、安邦人寿、弘康人寿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下滑明显,监管成效立竿见影。未来,随着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业务总量的逐步控制,预计原保费收入占比将维持在85%左右。

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1月行业数据看,人身险市场延续分化格局,原保费占比大幅提升。在监管影响下,部分公司调整较为明显,资产驱动负债型公司保费增速放缓比较明显,预计高速发展难以为继。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保险、天安人寿、恒大人寿等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有较大提升。瑞泰人寿、中华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英大人寿、光大永明人寿等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较低,受相关监管规定影响,存在新设分支机构受限的风险。

万能险的产品结构调整正在进行,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部分公司以万能险产品作为主打产品,快速吸收保费并进行投资的行为已有所收敛,保险举牌行为近期也趋于缓和。3月7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举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从来没说过不让举牌。只要是符合国家经济利益的领域,保险资金都可以进入。“举牌不意味着收购。保险资金主要做财务投资者,不要以控制为目的。尤其反对与它的控股股东达成一致行动人,拿着保险的资金,干着一些不好的事。”

东北证券分析师高建表示,虽然1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的59.2%下滑明显,但仍保持34.1%的较强增长,行业经营数据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7年全年原保费收入增速将维持在15%至20%,行业发展及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部分因盲目扩张被点名的中小险企,将在监管的倒逼下转型强化布局保障业务。行业格局悄然生变,未来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万能险结算利率预计逐渐下降

2月22日,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我国万能险业务发展平稳健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万能险从2000年进入我国市场,到2016年,万能险业务占市场份额的31.4%,与普通寿险、分红险形成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局面,但少数保险公司在万能险经营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平安证券研究发现,与美国相比,我国万能险保障性差、实际存续期短、结算利率过高。从期限看,我国万能险虽然满足保监会5年以上期限要求,但实际存续期较短(考虑退保),美国万能险则是长期寿险。从保障情况看,美国万能险保额保费较高。从收益情况看,我国万能险结算利率较高,为4%-6%。这些特征导致我国万能险在资产配置方面较为激进。

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表示,某些险企激进的举牌行为,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杠杆收购颇有相似之处,都是资金成本较高、没有运营经验、只关注短期利益。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做高了企业的利润,但增加了企业的负债,削减了研发等支出,不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从长远看,难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甚至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

浙商证券分析师杨云认为,从股市来看,“举牌概念股”可能面临抛售风险,尤其是已公告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由于未来的净流入资金受限,不排除在禁售期后保险公司对举牌的上市公司进行减持的可能。这对蓝筹股影响不大,且传统保险公司受影响有限。从整个市场来看,传统险资的入市增量将逐渐对冲激进险资减仓的影响,低估值重价值的股票会受险资偏爱。

对于万能险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债资信分析认为,由于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环境、低利率环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上升等多因素影响,未来市场将会是“资产荒”类的高收益可投项目范围半径收窄的局面,对投资端的投资能力产生更大考验,保险公司投资资金运用面临更多挑战。在监管政策方面,中短存续期的政策导向明朗,主要针对万能险占比较高的保险企业,为限制其规模过度扩张而进行控制,不断出台监管政策。未来,在直接政策指导下以及相关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万能险规模及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预计将逐渐下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