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07年的起航阶段、2008年的停发阶段、2009年的重发阶段之后,公司债从2014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阶段。尤其是2015年《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之后,公司债扩容取代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呈“井喷”态势。2007年至2016年,公司债券累计发行5587只,发行金额总计45957.22亿元,发行数量超过企业债、中票、定向工具等券种,成为第二大信用债品种。公司债发行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公司债发行期限整体呈缩短趋势,中短期公司债券占比增大。公司债券发行票面利率整体高于企业债和中票,反映出公司债高收益的特点。10年间,公司债券二级市场成交量快速上升,2016年成交量达到了7003.21亿元,为2007年的2064倍,反映出公司债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回顾公司债发行的10年历程,高评级债券金额占比成下降趋势,低评级债券比例不断上升,信用风险逐渐加大。
公司债有利于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自2007年国内首支公司债长江电力公司债发行起,公司债正式登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在公司债出现之前,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两者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发行主体、发债程序、资金用途以及债券利率等方面。
2015年1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明确扩大公司债的发行主体范围,将原来限于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的发行范围扩大至所有公司制法人。这也意味着,之前发行条件较为宽松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优势不再,发行范围被公司债所覆盖。
公司债可以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其中包括大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基金、证券公司等等,也包括成千上万的个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群体风险偏好不同,有的愿意承受高风险、期望高回报,有的只能承担低风险、收益期望也低。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希望通过承担中等风险,获取中等水平的回报。正是由于这些需求上的差别,客观上要求资本市场应该是多层次的,不仅要包括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也包括低风险、低收益的国债市场和银行储蓄,同时还包括中等风险、中等收益的公司债券市场。
公司债发行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
1.公司债市场规模。
公司债发行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有快有慢。截至2016年末,公司债券累计发行5587只,发行金额总计45957.22亿元。在公司债发行首年,全年共发行公司债券5只,发行金额合计只有112亿元。2011年,公司债发行金额突破1000亿元,发行数量达83只;2012年,发行金额突破2500亿元,发行数量达297只;2013年和2014两年公司债发行规模回落,两年发行金额均在2000亿元以下,同比增长分别为-34.43%和-16.31%;2015年起,公司债发行呈“井喷式”增长,当年总计发行公司债1452只(同比增长148.21%),发行金额合计10370.89亿元(同比增长619.39%)。在2016年,共发行2800只公司债券(同比增长92.84%),发行金额合计27505.16亿元(同比增长165.22%)。由此显示,2016年公司债增长速度较2015年显著回落。
同时,私募债增长也较快,有后来者居上的发展态势。公司债券最先发行的品种是公募公司债,私募债券从2012年起开始发行。从发行数量上看,从2013年起,私募公司债券发行数量超过了公募公司债券。在2013年,公募公司债券发行了94只,私募债券发行了290只。在2014年,公募公司债券发行了76只,私募债券发行了509只;在2015年,公募公司债券发行了320只,私募债券发行了1132只;在2016年,公募公司债券发行了877只,私募债券发行了1923只。从发行金额上看,从2014年起,私募公司债券开始与公募债券形成势均之势,在2014年和2015年,公募债券发行金额分别为759亿元和5250.99亿元,私募债券发行金额也达到了682.62亿元和5119.90亿元。
2.发行期限变化。
公司债发行期限缩短,分布更宽,中短期公司债券占比增大。从公司债平均发行期限的走势来看,公司债发行期限整体呈现缩短的趋势,在2015年第二季度,公司债平均期限达到最短,仅为2.18年。此后,公司债平均期限有所拉长,2016年稳定在4年以上。
从发行期限的分布来看,从2007年到2010年,公司债问世的前四年间所发行的公司债期限均在2年以上,2011年以后开始发行2年以内的短期公司债。其中,2012年发行期限为1年以内的公司债券为12只,数量占比为3.70%,金额合计为7.98亿元,金额占比为0.30%;发行期限为1-2年的公司债券为41只,数量占比为13.80%,金额合计为37.83亿元,金额占比为1.44%。此外,中等期限债券占比逐步扩大,尤其是2-3年期公司债券数量由2008年的1只发展到2016年的1178只,数量占比由6.67%增加到43.53%;发行金额由11亿元扩大到7429.33亿元,金额占比由3.82%增加27.63%。
3.发行利率变化。
从整体上看,公司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呈现“先上后下”的波动趋势。截至2016年末,在公司债发行的10年期间,公司债票面利率平均为6.55%,标准差为1.95%,最高峰为2014年1月的15%水平,次高峰为2014年6月的14.6%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公司债券票面利率呈下降态势,2010年第二季度平均票面利率为3.9%,处于历史低点。从2010年到2014年,公司债券平均票面利率呈上升态势。2014年第二季度,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为9.25%。此后,公司债票面利率有所回落,呈下降态势。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已回落至5.18%水平。
公司债券发行票面利率整体上要高于企业债和中票。从公司债、企业债和中票票面利率的对比来看,中票票面利率整体最低。在2012年第二季度之前,企业债票面利率略高于公司债。此后,公司债票面利率最高,反映出公司债高收益的特点。
4.公司债二级市场。
截至2016年末,公司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成交活跃度已大大提高。自2007年公司债发行以来,公司债成交量呈快速上升趋势。2007年公司债券的二级市场成交量仅为3.39亿元,2016年的成交量达到了7003.21亿元,为2007年的2064倍。
2016年,私募债在二级市场上的成交量也大幅增加。私募公司债自2012年5月开始发行,但私募公司债从2013年开始在二级市场上才有成交量。2013年,私募债的二级市场成交量为16.64亿元,2014年略有增长,2015年成交量增加至306.18亿元,2016年私募债成交量达到了2305.8亿元,显示出目前私募债的市场流动性已明显提高。
公司债市场结构日趋合理
1.主体评级分布。
公司债主体评级偏高,高等评级占多数。截至2016年末,公司债存量总计4659只,金额合计为42417.80亿元。从债项评级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AAA、AA+和AA三个级别。其中,AAA 级公司债券的存量金额最大,为14287.77亿元;其次, AA+级债券存量金额为8516.72亿元;AA 级债券的存量金额为8144.77亿元。
回顾公司债发行10年历程,高评级债券金额占比呈下降趋势,低评级债券比例不断上升,信用风险有所加大。其中 AAA 级公司债券金额占比一直在不断下降,由2008年的 59.25%下降至2016 年的33.68%;AA+公司债券金额占比则由22.75%降至20.08%。从2013 年起,BB级及以下级别公司债券开始出现;2015 年出现了CC和CCC级别公司债券,合计金额占比0.03%。
2.行业分布。
公司债券行业分布广泛,覆盖了27个申万一级行业。2016 年,除去行业未知的52只债券以外,其余的4617只债券中有3643只公司债分布在建筑装饰、建筑材料、房地产、采掘、钢铁、交通运输、化工等强周期类行业。其中,1116 只公司债券归属于建筑装饰业,发行总额为5965.94 亿元;986 只归属于房地产业,发行总额为12705.32 亿元;98 只债券归属于采掘业,发行总额 2019.17 亿元;40 只归属于钢铁行业,发行总额为 563.36 亿元;交通运输业债券 171 只,发行总额 1971.59 亿元;化工行业公司债券 143 只,发行总额 1527.37 亿元。
相对而言,公用事业、休闲服务、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非周期型行业的公司债数量较少。其中,公用事业的公司债数量为258只,发行总额 2828.49亿元;休闲服务业的公司债数量为97只,发行总额 417.58亿元;归属于农林牧渔行业的公司债数量为76只,发行总额 226.24亿元;食品饮料业的公司债数量为 48只,发行总额 343.23亿元;医药生物行业的公司债数量为58只,发行总额 568.39亿元。公司债券数量不足10只的行业为国防军工,公司债发行数量仅为6只,发行金额为116.50亿元。
(执笔:刘立喜、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