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的投资才算具有投资理念,这是基金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近期这个课题有了一个新解读。
作为众多股票型基金9年前最热门的投资标的之一,贵州茅台在3月10日触及377元的历史高位,其市值达到了4650亿元。相比9年前,市值增长了400%以上。
围绕着贵州茅台,是一个让人荡气回肠又感慨万千的投资故事。一方面,贵州茅台逾400%的股价增长幅度,超过了绝大部分偏股型基金和机构专户的业绩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过去9年间,偏股型基金对于贵州茅台的态度,经历了从充满热情到几乎彻底失去兴趣的过程,最终仍与这个故事最精彩的篇章擦肩而过。
数据统计精确地记录了贵州茅台从“众星捧月”到“门客寥落”的发展过程。第三方统计显示,2008年末,基金持有贵州茅台的比例超过其42%的流通股本,到去年四季度末,持股比例降至1.6%。
如果用一句电影台词描述,这只能是“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没有珍惜……”
精彩的故事,却有一个遗憾的结局。这是如何铸成的?值得业界反思。
有人认为,这与贵州茅台其间经历的行业景气波动有关。固然,相关政策对“三公”消费的整治,可能影响了部分白酒的消费量。但从另一个方面说,这9年间,基金当初看好贵州茅台时提出的品牌优势、商业模式、独特品质等理由均没有受到影响,何以一个短期景气波动的事件,就让如此多机构失去了投资信心?
也有人认为,这与9年间市场投资风格和热点的迁移有关,更有人提出这与基金经理考核的周期过短有关。
这样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仅仅因为市场风格切换,就对重点品种的投资提出怀疑,这不能算是“价值投资”。如果单说考核周期,这个市场上存在着考察周期更长的年金专户、社保组合,似乎它们也没有更多地持有贵州茅台。
此时回顾9年前贵州茅台在众多机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颇令今人深省。当时,大量基金经理奔赴贵州参加茅台的股东大会,许多投资经理身体力行买入贵州茅台贮存,不少研究员更以月度为节奏调研茅台的出货量,大量投资经理在采访时陈述“成功挖掘贵州茅台的经典案例”……
借着贵州茅台的例子,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有不少。比如,如何判断消费品的中长期前景?如何和周期波动的市场相生相伴?如何面对净值的大幅回调?如何真正设立有益于考察基金经理表现且有益于基金中长期业绩的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