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南下凶猛 跨境监管套利初露端倪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2017-03-22 07:26: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图公司周二继续上蹿下跳,最高涨逾7%,但最终以下跌8.64%收市,全日振幅仍高达18.65%。港交所数据显示,美图公司分列沪港通、深港通南向最活跃个股的第一及第二位,当日出现4.76亿港元内资买盘,净买入1.79亿港元。

事实上,无论是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之后的暴力拉升,还是近两个交易日的多空对决导致的股价剧烈震荡,内地资金参与的痕迹都非常明显。

通过暴力拉升吸引眼球,以小资金撬动大市值吸引跟风盘,正是内地游资的常见套路。种种迹象表明,在内地面临史上最严厉监管的大背景下,内地游资已改头换面转战有套利空间的香港市场,有着“性感”题材、尚无沽空工具、即将发布业绩且“街货”不多的美图,成为游资借道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在港股市场小试牛刀的第一站。

不过,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沪、深、港三大交易所已建立跨境联合监管机制,合力打击跨境违法违规交易行为。 深交所还透露,深交所已完善监察系统功能,开发了深港通交易监察模块,安排专人实时监控,密切关注资金额度使用、外资持股比例等数据,并实时监控交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遏制异常交易行为。

游资为何青睐香港?

游资南下之风正有越刮越烈之势,两地监管价值取向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

以美图为例,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内地游资只是通过暴力拉升美图,吸引散户跟风进场后收割,不存在自买自卖、关联账户交易、内幕交易等行为,在香港市场上可能并不构成行为失当。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大量跟风的投资者利益受损。

港交所的数据显示,在沪港通开通以前,香港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仅为25.4%。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专业投资机构和券商自身,机构投资者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较少跟风炒作,因此香港一直以来都奉行“买者自负盈亏”原则,并无特别强调保护相对弱势的个人投资者。

也正因如此,拉抬、打压股价,虚假申报、大额封涨跌停等在内地监管层看来会误导中小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在香港市场可能很难被认定为“操纵市场”,而这些正是游资的惯用伎俩。按照香港的法律和法规,香港的监管部门很难对这些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两地监管差异何在?

除了监管思路不同,两地迥异的账户管理体系也为游资南下起舞提供了温床。

与A股市场“看穿式监管”不同,香港股票市场所采用二级账户管理体系。香港结算和港交所仅可以获得券商等市场参与者的账户和交易的信息,而无法直接掌握经纪商背后实际投资者的账户和具体交易、持仓情况。而在香港,证监会及交易所的分工也与内地不同,涉及投资者的监管由香港证监会负责,负责一线监管的香港交易所没有调取、查看投资者交易资料的权限。香港交易所主要负责监管上市公司是否遵守《上市规则》,以及券商是否遵守《交易规则》。

此外,由于香港市场无法“看穿”投资者账户,监管部门无法了解每个交易订单背后实际投资者的情况下,跨境执法的效率和效果也可能受到影响。

“目前游资在内地面临史上最严厉的监管环境。交易所设置了上百个监测股价异动的指标,稍有动作,马上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询问电话甚至‘黑函’,严重的还会被关闭交易权限。但是,去香港开个沪港通、深港通的账户,就可以实现很多内地不允许的策略。”有深圳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由于不能“看穿”沪股通、深股通账户,内地交易所在监测到来自深股通专用席位出现拉抬、打压、虚假申报、大额封涨跌停等行为时,不能对具体账户进行窗口指导,只能给中国证监会发交易异常报告,中国证监会再去找香港证监会联合执法,香港证监会再通过向香港券商索取交易资料,才能进行调查。而且,由于两地对于股价操纵和内幕交易的认定不同,所以在证据认定方面也会有差异。

跨境合作监管正在加强

不过,游资肆无忌惮进行监管套利的日子不会长久。两地监管层之间的跨境合作正在不断加强。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一直非常重视跨境交易监管工作,也在严密监控交易情况,并随时准备以雷霆之势对跨境操纵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就在本月初,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跨境操纵第一案的处罚结果,唐汉博及其操盘手王涛利用3个香港账户和1个内地账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对倒等手法,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实施的操纵行为,受到了顶格行政处罚。

据悉,对于跨境交易衍生出的跨境监管新课题,沪、深、港三大交易所已建立跨境联合监管机制,合力打击跨境违法违规交易行为。除了建立跨境数据交换信道,实现交易及监管信息共享。三大交易所还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就近期监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此外,深交所还透露,深交所已完善监察系统功能,开发了深港通交易监察模块,安排专人实时监控,密切关注资金额度使用、外资持股比例等数据,并实时监控交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遏制异常交易行为。

同时,香港方面的监管哲学也在发生微妙变化。港交所2015年度的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本地与外地)的交易占27%,在2014年度的25%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且是连续3年上升。而来自中国内地投资者的交易于过去10年间出现35%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增长速度为香港以外所有单一来源地之中最高水平。

“去年沪港通的活跃度出现大幅提升,加上深港通也于去年底推出,2016年内地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或超过20%。虽然参与沪港通、深港通的投资者中,机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个人投资者,相信港股市场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还会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要引入中小投资者保护,预防监管套利,就成为摆在香港监管当局面前的新课题。”有市场人士指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