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续写“成长”和“创新”一季度净利营收双增长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姜楠 2017-05-03 11:41: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17年4月30日,创业板631家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16年度和2017年一季度业绩。创业板2016年整体业绩增长创下近5年新高,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继续保持双增长,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内生增长驱动业绩创新高。2016年度,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0.9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5.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05%和36.39%,大幅超越深市整体业绩增长15.10%和26.39%的水平。这也是创业板净利润增速首次超过营业收入增速。剔除周期性影响较大的农林牧渔行业公司后,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34.05%和31.19%。内生增长型公司(当年无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实现净利润795.83亿元,占比84.20%,是创业板“利润大户”;其在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额中贡献率达到78%和67%,说明内生增长依然为创业板公司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是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持续发力,龙头公司不断涌现。去年创业板395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9.22亿元,同比增长37.01%。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公司增幅分别为56.24%、45.80%和43.77%,显著高于创业板整体水平。一些龙头企业继续领跑,温氏股份、三聚环保、蓝思科技等6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温氏股份、碧水源、三聚环保等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

三是研发投入力度加大,进一步凸显创新特色。2016年度,创业板公司不断强化培养创新能力,共投入研发经费382亿元,同比增长29.26%。计算机行业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超过9%,生物医药和国防军工行业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超过6%,远高于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2.5%目标水平。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家数达559家,占比88.59%,拥有的与自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已达19,920项。

四是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较低水平,财务风险可控。去年末创业板整体资产负债率为36.90%,远低于深市整体非金融上市公司57.63%的水平,从一个侧面说明创业板整体财务状况较为稳健,风险可控。

此外,2017年一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继续保持双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08.76亿元,同比增长36.23%;实现净利润18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剔除农林牧渔行业公司影响后,创业板公司2017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9.91%和26.02%。

总体而言,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创业板以自己的业绩继续书写其“成长”和“创新”特色,成为引领国家新经济发展的引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