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速度在加快。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4个月该协会共接受产品注册1191亿元,同比增长超70%,主要投资于交通、能源和棚户区改造、一带一路等。
主要投向实体经济
按照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前4个月,在该协会注册的债权、股权投资计划有41项,合计注册规模1191.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2.78亿元,增长73.02%。这些项目投资计划由保险机构发行,主要投资于交通、能源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类行业,全面覆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棚户区改造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
截至2016年底,保险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659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7万亿元。加上2017年前四个月注册规模,截至目前,保险资管产品注册规模已经突破1.8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首次提出至2017年3月底,保险资金投入6260.04亿元。保险资金还积极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3月底,共有20家专业管理机构注册200项债权投资计划,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等多个绿色产业领域,累计注册规模达到5506.25亿元,占债权投资计划累计注册规模39.2%。
线上线下加大对接力度
据了解,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建立绿色通道,优先鼓励符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脱贫攻坚和河北雄安新区等支持实体经济的项目开展投融资。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追求稳定收益等独特优势。从保险资金自身特点以及运用要求看,保险资金参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参与基础设施投融资,有助于险资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稳定器”和“安全阀”作用。
据介绍,针对保险资金与地方项目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问题,协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的战略。截至目前,协会先后组织了47家保险资管机构到各省市自治区进行对接活动和考察。2016年以来,协会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已签署或洽谈合作框架协议。
在建立充分沟通机制的基础上,协会引入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开发搭建全国性的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为资金方、项目方和产品方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