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4月初的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行为的银行业监管举措已初见成效。央行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1万亿,远超市场预期,而社会融资规模中的表外融资却缩减至1770亿元,较3月下滑5771亿元,机构因监管压力而调整表内外业务结构的微观动作已经显现在了宏观数据上。
详细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5422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贷款增加5087亿元,分结构看,短期贷款增加155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2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983亿元。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实体经济对于信贷融资需求超出市场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5000亿以上单月新增,票据融资持续减少,表外的信托贷款大幅增加,这都表明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与投资增速正互相印证。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市场利率逐渐上移,企业发债成本有所上升,这也表现为企业债同比少增较多,使得部分直接融资需求向间接融资发生迁移。”连平指出。确实,央行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435亿元,同比少1930亿元。
表外融资,在央行的统计中表现为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4月这三者之和仅为1770亿元。而就在3月份,这一数值还高达7541亿元。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4月初开始,银监会连续发布了7份银行业自查通知,银行部门在金融监管的压力之下减少了表外的资金融出,逐渐回归表内业务,“在传统的信贷小月,企业表内贷款超出市场预期,显示了银行业自查将表外融资转移到了表内。”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指出,“四不当”、“三违反”等监管文件连续出台,直击表外非标,所以机构调整表内外业务结构以应对监管要求,预计这次大规模腾挪调整将持续至二季度末及三季度初。
与此同时,4月M2增速为10.5%,较上月略低0.1个百分点。连平预计,在央行当前的调控态势下,未来M2很可能继续维持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同时,在金融领域持续控风险、去杠杆的背景下,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紧的态势,短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值得指出的是,昨日央行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下一阶段要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既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又防范信贷过快扩张和杠杆率进一步攀升,还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