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17年更为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国投资银行如何在控风险、强监管、稳发展的背景下,突破挑战迎来新机遇,成为金融机构面对的新课题。
4月27日,在由证券时报主办的“2017投行创造价值高峰论坛”上,来自广发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国元证券和天风证券4家券商的高管围绕“脱虚向实,资本市场多渠道服务实体企业,投行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东边不亮西边亮
在严监管、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四位高管都认为未来投行工作应当顺应严监管趋势,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坚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国元证券总裁助理王晨说,当前投行工作应顺应变化,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加大风控的力度,严把质量关,确保项目不出现风险。
“外部监管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投行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华泰联合证券执行董事董光启认为,“东边不亮西边亮,2017年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我们不要因政策风口频繁地调整我们的方向。”天风证券副总裁吕英石称,无论市场怎么变,投行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树立能够跟客户长期共同发展、共同生存的服务理念。
“从监管角度讲,目前监管的铁腕手段越来越硬,叫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实际上是对市场的呵护。”广发证券副总裁张威表示,投行应该根据监管的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来应对产业变化。
IPO常态化是好事
“从IPO审核的角度,目前尺度有所放松,但是监管要求却十分非常严格。”张威称,从长期来看,只有IPO常态化,才能吸引新兴企业、创意型企业及千里马型的企业不断涌入A股市场,使之变得更有活力和吸引力。当然,从发展角度看,一定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冲击,导致估值市场波动,估值水平也会慢慢下移。
张威认为,只有不断完善退市机制,A股市场才能成为良性健康的生态圈。
“监管层对产品品种作了一些调整,尤其是今年收紧了再融资,使IPO加快。”董光启表示,我们知道去年再融资整体规模1万亿左右,IPO也才1600多亿。如果按照今年这个速度,IPO发行数量再增长一倍,也不会对市场有更大的冲击。“因此我认为IPO对市场的冲击和影响更多是投资者的心理感受。”
王晨认为,IPO加速发行是好事,能把资金引入最需要资本的实体经济中。
吕英石认为,持续加大IPO供给关系,一定是对资本市场、对投行、对整个生态健康发展的长远策略。“IPO政策的调整是在资本市场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中国资本市场这些年的主要问题就是市场供求不平衡。”吕英石称,不是简单地帮企业完成审核就赚钱了,拿到批文只是一小步。对投行来说,能不能挖掘企业价值,精准定价,利用良好的资金渠道和客户的良好关系,帮助客户发行股票才是投行的核心竞争力。
投行不能助纣为虐
近年来,中国的并购重组风起云涌,一方面是因为供给侧结构化改革,导致很多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大型企业进行生态圈建设。
“在中国很多市场需求容易出现扭曲和变味,使忽悠式重组、粉饰业绩应运而生。”张威称,原本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完成上市,可实现企业价值。但很多基于产业的并购重组,却无法实现业务、管理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整合,甚至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相互抵触的情况,使它的协同效应很难发挥。
张威认为,从投行角度看,要有敬畏之心,要坚信投行创造价值的初心,不能在忽悠式重组中助纣为虐,真正通过专业化服务认识到资产整合,要有真实和真诚的姿态。
“投行最好聚焦行业,协助或者帮助客户梳理产业。”王晨表示,帮助客户坚定并购方向,而不是追热点,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才能体现出投行的价值,尤其是帮着客户去筛选标的。
“并购重组市场前段时间比较乱,主要是中国市场不成熟。”吕英石称,除了改良质量外,还要完善监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