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监管转型文件明确自身定位将继续加大对投资运营公司授权力度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杜雨萌 2017-05-1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实施管人、管事、管资产。但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对国有企业行政干预过多,造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进而使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于换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管资产到管资本转变的关键就是这种管理体制的改变。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中的重点环节,围绕“管资本”的重磅文件终于落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根据授权代表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委要想真正做到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就必须切实改组监管机构设置,转换监管角色定位。” 首先,国资监管部门应切实做好国资守护人的角色。不直接干预国有资本的投资与使用,而是透过监督机制,盯住监管红线,确保国有资本不流失;其次,要真正做实国企董事会,让董事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由国企董事会来负责企业经营决策,包括选聘和解聘企业负责人;再次,要真正实现国企去行政化,转变国资负责人身份。如果国企负责人仍然带有行政级别,并且由政府组织部门或国资监管部门任命,很难真正做到让企业自主经营。

在于换军看来,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管资本的主要实现形式。其中投资公司主要以实业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发挥影响力;运营公司则主要以股权运作为主,通过增量调整和存量优化,实现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再配合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使得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指令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层层传导,进而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密集调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央企。肖亚庆指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作为改革“综合试验区”,根据企业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哪里问题多重点改哪里,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发挥各项试点的聚合放大效应。后续国资委将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明确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授权的内容、范围和方式,拓展授权内容,加大授权力度。但要注意,授权并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坚持责权对等、放管结合,逐步建立授权工作评估调整机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