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保险行业监管部门对外表示,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行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1%。同时,监管部门也表示,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8个季度持续下滑,保险业的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7年第四季度末,财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好于寿险公司,未出现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寿险公司中,有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1家险企被列为重点核查对象。
为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保险公司热衷于增资应对。截至3月21日,2018年,已获得增资批复的4家险企加上7家险企拟增资的金额累计已超百亿元。
险企偿付能力压力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169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1%,较上季度下降2.4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7.4个百分点;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0%,较上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
被统计的169家保险公司中,财产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0%、人身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5%、再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326%。另外,108家保险公司在风险综合评级中被评为A类公司,57家被评为B类公司,1家公司被评为C类,2家公司被评为D类。
监管部门表示,去年第二季度行业偿付能力下滑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但保险业的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数据表明,2016年第一季度,保险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7%,到了2017年第四季度,这个数值下降到251%,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8个季度持续下滑,个别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
另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较大压力,2017年第四季度有16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100%到150%的区间,有的保险公司濒临不足。
监管部门表示,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的问题较为突出,侵蚀了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石;保险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有的公司主要依靠股东注资、财务再保险、房地产增值等维持偿付能力。
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统计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得知,财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普遍好于寿险公司,未出现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
寿险公司中,有中法人寿等3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另外,有近六成寿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
3家险企中,中法人寿偿付能力指标最为困难。2017年四季度末,中法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4035.94%,而2017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寿曾因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急剧跌至-2776.16%引发行业热议。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列入非现场核查的重点对象。据某寿险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8%,被列为重点核查对象。
4家险企增资获批复
一般而言,当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发生危机时,增资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手段。
近日,华泰人寿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同意,增加注册资本金5亿元,此次增资后,华泰人寿总注册资本金为32.33亿元。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56.22%,相比上一季度下降了七个百分点,华泰人寿表示,此次增资后,预计至2018年底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保持在150%以上。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包括华泰人寿在内,2018年还有瑞泰人寿、中邮人寿、信利保险3家保险公司的增资申请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同意,增资金额合计57.47亿元。
具体来看,瑞泰人寿、中邮人寿、信利保险增资额度分别为1.8亿元、50亿元、2.66亿元。2017年四季度末,瑞泰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1.83%,相比上一季度下降5.81%;中邮人寿偿付能力相比第三季度略有上升;信利保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7.60%,相比上一季度下降37.26%,下降幅度较大。
据了解,除已获得增资批复的4家险企之外,还有不少保险公司发布了拟增资计划,以2月份为例,有吉祥人寿、泰康人寿发布了增资计划,吉祥人寿信息披露报告显示,此次增资扩股预计增加不超过18.54亿股股份,总金额不超过18.54亿元。吉祥人寿2017年第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0.1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1.45%,逼近监管红线。
《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1日,2018年保险公司已获批的增资金额加上待批复的增资计划金额已超过100亿元。
业内相关人士分析,部分保险公司承保规模扩张导致承保能力下降,在当前强监管的条件下,若不及时补充资本金,会导致监管部门采取监管措施,通过增资,能快速提升保险公司承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