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一批保险公司高调宣告将向“科技+保险”模式转型时,真正的科技保险公司就这样悄然而至。日前,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家美国寿险巨头做出了一个决定——停止承保传统保险业务,以后只承保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只销售与健康数据行为相关联的互动式智能保单。
这一“敢为天下先”的举动,震惊了全球保险业。震惊之一,这意味着,这家有着156年历史的John Hancock(恒康金融)将放弃传统的保险定价及经营模式,颠覆性地拥抱互联网理念和科技技术,利用大数据开启保险的精准化定价时代。
震惊之二,恒康金融经营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颠覆了大众对“保险功能”的传统认知。它将从一家“简单的风险承保服务商”向一家“风险预防和管理服务商”转变,保险的功能将从事后补偿、事后理赔,向“事前防范+事中介入+事后补偿”转型。
恒康金融的理念是,只出售帮助客户延长寿命、更加健康生活的保险。具体的模式是:恒康金融未来提供的所有人身险产品,都要求保单持有人使用健身追踪器等智能工具,以确保保单持有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恒康金融的后台将通过和合作科技公司的手环数据进行连接,实时和保单持有人互动,知道所有保单持有人的运动情况,并通过以运动步数来抵扣部分保费等奖励方式,来激励保单持有人加强运动。
无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对保单持有人来说,都能从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受益。所有保险公司都希望他们的客户能够延长寿命。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客户的生命延续得越长,保险公司所获得的“死差”收益就越多。“死差”是指,实际的死亡率或者发病率和定价时假设的死亡率或发病率之差;对保单持有人而言,保险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理赔金,它还能起到健康管理的作用,“延长”寿命。
从恒康金融的公开信中,可以清楚地感知到这家寿险巨头对于行业的判断以及决策背后的逻辑:“过去十年中最重要的商业教训是,破坏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一个行业。如果你没有及时感知到信号以跟上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新技术的步伐,就无法在行业里名列前茅,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公司,也不例外。这正是当下美国保险业所处的境遇。为了生存,是时候重新思考保险的前提和承诺了。”
尽管这种模式备受全球保险业推崇,但想要在中国全面推行,眼下尚有难度。业内人士认为,一是可穿戴设备在人群中的覆盖面和普及度与欧美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二是受众的保险意识和理念尚未与国际成熟市场同步,多数保单持有人对保险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后补偿”上;三是保险公司还没有具备支撑这一转型的历史数据基础、后台系统及经验等条件。
上述三大难点决定了目前国内恐无保险公司敢彻底向此模式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有此意识,并开始了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