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虽短,却有诸多神话,供学者专家常年地拆解穿凿。”这是社科院赵一凡教授在哈佛攻读博士时的感叹。在观察如今的美国政治经济话题时,笔者也常如此喟叹。打着“涓滴经济学”的旗号给富人减税的共和党税改议案便是最新一例。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11月3日推出税改议案,并在16日投票通过。等参议院通过自己的税改版本,并经两院协调一致后,最终版本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交由总统特朗普签署成为法律。
虽然号称是三十年来最大“税改”议案,但这一版本的改革方案,距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去年6月公布的宏大税改架构相去甚远。概言之,对美国税法的结构性改革在短期政治利益干扰下付之阙如,议案重点基本落在了“减税”二字上。
这一点从议案名称上便可得知:“减税和就业议案”。其核心组成部分有二,其一是给企业减税,企业所得税率从35%骤降至20%;其二是给个人减税,其中尤以富人获益最大。据华盛顿权威智库税收政策中心公布的研究,到2027年,近50%的减税福利将由1%豪富阶层所独享。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为减税动议造势时,反复鼓吹这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减税方案。但减税议案公布之后,大家发现这实质上仍是一个富人获益最大的方案。对此,参与制定减税方案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加里·科恩在接受电视访问时也并不避讳:“对我们方案最激动的群体是大企业老总”。
明明是富人受益为何要打着中产阶级的幌子?科恩搬出共和党的经典说辞:涓滴经济学(Trickle-down Economics)。所谓“涓滴经济学”,是指给富人、企业家减税,将有助于刺激企业扩大投资、鼓励企业家精神,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工资上涨,最终令中产阶级获益。
并且,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减税还将具有“自给自足”的功能,即由于减税会促进经济增长,税率降低所造成的税收损失,会由税基扩大来弥补。
共和党这套颇为“动听”的理论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经济改革。美国右翼政治力量通过包装“里根经济学”,将8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简单地归结于里根总统的减税、放松监管、减少政府开支等政策。
此后,减税便被共和党奉为圭臬,一旦掌权便立刻寻求减税。例如,小布什2001年上台,旋即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出台减税法案。而特朗普也在去年的大选期间,反复鼓吹减税。
但减税,尤其是给富人减税是否真是“经济万灵药”?减税是否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呢?减税是否真能“自给自足”?美国左翼政治力量并不承认里根减税的“涓滴效应”。在他们看来,1980年代的经济繁荣有诸多原因,例如经济周期性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油价走低、科技进步、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等。
同时,虽然共和党总宣称减税的自给自足效应,但事实上里根任期内美国公共债务从9970亿美元暴增到2.85万亿美元,美国从全球最大债权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负债国。
一向对减税持批评态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罗纳德·里根的‘巫术’供给侧经济学的关键教训从未变过:这样的减税不会促进更快经济增长,只会导致税收减少。”
对于共和党鼓吹的“涓滴经济学”,左翼民主党人将其戏称为“巫术经济学”(Voodoo Economics)。民主党人认为,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但却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共和党鼓吹“涓滴经济学”,是因为给富人和企业减税,将促使他们增加投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员工工资。但这样的逻辑链条的关键问题在于:富人和企业有钱之后为什么一定会用于投资或提高雇员工资?
2017年一季度美国标普500成分股公司利润增幅高达15.2%,二季度增幅预计也将达11%,连续两个季度利润增幅达两位数,是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在企业资金充裕情况下,减税并不会令其扩大投资或提高工资,企业很可能将这部分钱用于回购股票以抬高股价。
同时,给富人减税势必造成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华盛顿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说,自1979年以来,美国最富的1%群体收入增长了160%,而收入居中的20%家庭收入增幅仅为13.6%。
在美国也颇有一些倾向于民主党的富豪反对这样的减税方案。例如“股神”巴菲特此次便公开反对。“如果你回到1982年,《福布斯》杂志第一次公布400富豪排名,他们总计有财产930亿美元。如今他们有2.4万亿美元,”他说,“这种繁荣不对称地令最顶层的富人获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其《纽约时报》专栏将“巫术经济学”称为是“僵尸教条”的经典范例。“这种观点早就该被事实杀死,但却仍能蹒跚不倒,吃掉政客的脑子,”克鲁格曼写道,“因为它提供了给富人减税的依据。”
克鲁格曼的批评虽然言辞激愤,但却切中要害:即为何早已被事实证伪的概念,依然能大行其道?为何与事实不符的观念,仍能被广泛传播?
对特朗普和国会共和党来说,通过减税议案是他们目前的头等要务。因为,倘若在明年中期选举之前,控制白宫和国会两院的共和党一事无成,将很可能输掉中期选举。因此,将断章取义的经济学原理和政治需求嫁接,从而创造出服务于特定利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观念来影响改革,这或许是美国政治中易诞生“神话”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