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压降同业理财与表内理财(保本理财)、优化表外理财结构,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商业银行的必然之举。
每只银行理财产品,都承载着该行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渠道销售、基础设施、用户教育等一系列核心能力。透过观察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形态,各家银行对政策和市场的研判,以及对类属资产的筛选和把控情况即可见一斑。
“新理财产品研发重在构建‘安全边际’。”广发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银行资管关键是立足于自身差异化的投资能力,打造“配置+投资”双支柱,以净值化为核心,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构建符合监管要求和客户需求、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理财产品体系。
“配置+投资”双支柱
陈芳告诉记者,广发银行资管主要围绕“配置和投资”的双支柱,更加强调大类资产配置和基于不确定性对风险进行定价。“只有基于对政策和市场的研读能力和执行能力,才有竞争力。”她说。
广发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5000亿元,目前已初步构筑固收类(细分为现金管理类、债券类、融资类等子产品)、混合策略类两大类净值产品体系,并依据不同阶段的市场表现,侧重推出不同策略类型的产品。
“最近我们推出的首款偏量化混合策略类私募理财产品受到了积极关注。”陈芳介绍,“为什么不推偏固收类的产品?因为目前债市收益率已有较大幅度下行,债券类资产性价比相对降低。为什么不推偏权益类的产品?因为股市仍处于筑底阶段,如果没有在宏观层面、企业盈利层面、交易情绪层面看到变化,我们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上仍会比较审慎。从市场波动性、热点分散的特征来看,量化对冲策略比较适合目前市场。”
在陈芳看来,银行资管具有多资产、多策略的特点,投资触角较为广泛,在大类资产配置、传统固收、非标投资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跨市场的资产配置有利于规避单一市场大幅度波动风险。
“银行资管人均管理产品的规模是一般公募的3~4倍,核心是打造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可采取FOF方式构建混合策略类产品。银行资管是各种收益率曲线的配置者,市场上其他合作机构是收益率曲线的提供者。我们的定位着眼于‘配置和投资的双支柱’,要能在市场上通过专业判断,找到合适的合作机构和类属资产。”陈芳告诉记者。
新规下理财转型思考
陈芳认为,7月20日相关配套细则出台十分及时,在与资管新规核心原则保持一致的同时,细化了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提升了执行层面可操作性,预计过渡期内银行理财的规范转型工作会更有序开展。
目前广发银行在保障流动性的前提下有序调整存量业务,几重变化正在发生:一是同业理财已压降至较低水平。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广发银行就已经强化了理财负债预期管理,持续优化理财资金来源,同业理财占比仅约10%。二是注重零售理财发行。资管业务的核心客群始终是零售客户,近两年零售理财客户数量年均增长超过30%,户均持有的理财规模与先进同业基本持平。三是为应对复杂投资环境潜在的风险,有效降低业务转型冲击,参考同业做法,已在审慎确认收入、风险准备计提等方面提前规划,确保平稳过渡。
“新理财产品研发重在构建‘安全边际’,核心是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构建理财产品体系。当然,绝对收益并不代表完全无风险,而是选择的策略向左的概率是小的,下行风险是小的,同时向右、向上的概率是大的、可靠的。”陈芳表示,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模式面临根本性变革,要同步做好客户培育及投资者教育,推动“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财投资氛围转变。
关于银行和非银机构的合作,陈芳认为专业分工会深化:银行资管会成为配置型资产管理人,券商、基金、私募会是专业型管理人。银行资管应把握客户和渠道的优势,基于客户的投资目标与风险承担决定投资策略,根据策略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