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债务出清绕过“放风筝人”很难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融资能力受限,地方政府未来实施救助的意愿将降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左永刚 2018-05-11 11:26: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债务问题的膨胀实际上与前几年上市公司盲目扩张,大幅度举债不无关系。”5月10日,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上市公司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和公开披露总体债务交替出现,引发市场各方人士的关注。

陈雳认为,要根治债务问题,就要在事前做好监管审批工作,对上市公司资金筹集和运用做出良好规范。按照监管规定,上市公司在债务兑付出现困难时有义务进行信息披露,及时向市场提示风险。

对于如何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债务风险,陈雳坦言,“资本市场如果要做好自我保护,就更应当发挥好风险定价的职能,杜绝投机心理,不能对债务压力巨大、回款困难盈利堪忧的企业存有过多幻想。”

放风筝人不会主动迎“闪电”

实际上,资本市场监管层乐见个别上市公司完成债务出清,甚至完成退市。然而,上市公司因出现债券违约等债务危机时,对应的资产完成出清或公司退市,真正的阻力来源于地方政府。

“见过主动放风筝去迎接‘闪电’的地方政府吗?没有,多数情况下其实都是被动接‘闪电’。”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比喻说。由此可见,地方政府是存在严重债务问题上市公司完成退市的最大阻力,毕竟其背后连接着当地的税收、就业等民生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地方政府要认识到债务主体是上市公司,不是政府,政府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绝不能反客为主,避免政府陷入债务漩涡。”

“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创造条件或者平台,让企业、潜在投资者、银行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解决债务的方式、方法,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达成协议,避免拉郎配等行为。”卞永祖建议,政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加大补贴等方式,救助企业,促使企业能够尽快走入正轨,也为企业债务缓解创造条件。

“地方政府创造一定条件和平台真正解决债务危机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兜底。”上述不愿具名人士指出。

地方政府救助意愿或下降

单纯就债券违约事件来看,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在处理实质性违约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出面创造条件协助推动再融资,进而消化违约事件,是过去债券市场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解决路径。

但地方政府多救助对区域经济、金融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符合政策导向,存在持续盈利和向好的可能等特点。

一位来自国内评级公司的研究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随着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限,预计地方政府未来实施救助的能力和意愿将降低,最终将会有选择性地救助。

在公司债券领域,监管层正在不断发出制定违约风险处置制度体系。2017年3月份,为加强对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防范应对,督促引导受托管理人做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应急处置工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同意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处置公司债券违约风险指引》,要求受托管理人制定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处置应急管理制度,并对预计违约处置作出相应的要求。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证监会将持续完善债券市场的准入和日常监管,推动信息披露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将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加强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防控。

目前,无论是上市公司爆出单个债券违约,亦或是整个公司爆发债务风险,多数上市公司都主动寻求地方政府或者倒逼地方政府给予救助。

卞永祖认为,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债务风险是重要原则,同时还可以借鉴专业机构的意见。可采取市场化措施包括债转股、引入新投资者或者增资配股等。

陈雳认为,市场化救助方式还包括股权质押、资产拍卖处置、未来收益权再融资、兼并重组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